“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朱由校举着千里镜,看着眼前的景物,微笑着说道:“科研院钻研出的东西,那就是没说的,必属精品中的精品。



相较于最初的单筒千里镜,这定型量产的双筒千里镜,看上去更直观,到了战场上,这敌军的一举一动,数里之外都能观察清楚。



有了这一优势。



不管是行军布阵,还是战场拼杀,都能掌握先机。”



一旁的宋应星、焦勖几人,听闻天子赞许之言,相视一眼,无不露出笑容。



“尊奉陛下的旨意,西山所筹建的工坊,已经量产出第一批。”



宋应星拱手作揖道:“京卫都督府、三大营、九门提督府等处,凡是把总以上将校,皆能装配此物。



除此之外,第二批正在加紧生产中,最迟到正旦前夕,就能起运送到辽前,列装到戍边各部将校手中。”



“嗯,这件事情要加紧办。”



朱由校微微点头道:“除了这千里镜之外,朕叫你们科研院,定型量产的火器、火炮、各式军械、甲胄等,生产情况怎样了?



现在京畿卫戍的调整,快推进的差不多了,三大营所募缺额的新卒,也都在加紧操练之中。



朕不能叫肩负重任的京营,到头来连换装这等事情,都紧紧巴巴下去吧,毕竟他们以后是要拉出去打仗的。”



“陛下,这是科研院所辖诸厂,目前所产各项储备汇总。”



焦勖掏出一份奏疏,递到朱由校面前,恭敬道:“诸厂的产量,现在恐提升不了了,主要是涉及冶炼的产业,达到了极限。



如果说京畿一带的冶炼产业,能够跟进相应的产能,那西山诸厂的产量,还能再提升不少。”



“冶炼产业,的确是最难发展的。”



朱由校接过奏疏,皱眉说道:“行,这件事情朕知道了,你们无需操心这些,事情朕来替你们解决。”



当前围绕西山这一核心地带,所筹建的科研、军工等属性产业,在朱由校不断加持的银子供应下,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科技领域的建设。



军工产业的建设。



无疑是最耗费银子的存在。



恰恰是受此因素的影响,也叫朱由校坚定走币制改革的路,不然这样的吞金兽,就摆在自己面前,要不能设法筹措资金的话,那先前的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



“铸币局的生产,如何?”



朱由校看完奏疏,看向宋应星他们,说道:“内帑所拨的那批足色银,包括国税局所收关税银子,都冲压铸造出来没?”



“还剩下197万两足色银。”



宋应星微微欠身道:“铸币局所辖一众工匠,都熟悉各种流程了,后续冲压铸造的效率能提高不少。”



“嗯。”



朱由校点头道:“铸币局这个衙署,跟其他衙署不一样,要健全各项制度,明确各类奖惩措施。



以后这批工匠,包括管理铸币局的人员,都将有所擢升,现在也算是难为你们了,不过再难,事情也要办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大明第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涯逍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涯逍遥并收藏大明第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