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



倘若一切顺利的话,最迟半个月后,由李枢辅坐镇,各部将乘船渡海赶赴秦皇岛,顺利抵达京城。”



“这方面多关注一些。”



朱由校想了想,伸手说道:“在前线战死的健儿,辽地所部要落叶归根,凡是援辽所部一律火化,由四军一并护送归京。



涉及前线犒赏的一应事宜,枢密院这边要抓紧明确,不能说叫他们流了血,却没得到大明的公平对待。



大明过去怎么样,朕不管。



但是从天启朝开始,朕绝不允许为大明流血、战死的健儿,有任何被轻待的地方,一应标准皆按朕的旨意来办。”



“臣等遵旨!”



王象乾、王在晋、王洽他们当即作揖应道。



后世那种爱国情怀,大明是不具备的,不过朱由校却也清楚,想要叫大明变强,真正崛起,就必须有正向的意识形态。



所以朱由校要从根子上去改造大明,有些事情或许见效慢,投入大,但若是不去做的话,就永远不会改变。



“朕打算等辽地援军,回归京城后,要进行一场阅兵。”



朱由校转过身来,看向王象乾他们,“先前建虏进犯辽左,闹的大明上下人心惶惶,朕要通过这场阅兵,包括所携建虏首级,叫所有人知道,建虏并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大明,还没沦落到那种程度。



此事就有枢密院主导,京卫都督府和内廷有司协办,具体的章程,过几日,朕会派人送来。”



“臣等遵旨。”



众人再度应道。



通过此次辽东大捷,朱由校在枢密院的威仪,已到说一不二的程度,这跟外朝其他衙署,是有本质区别的。



特别是王象乾、王在晋、王洽这些枢密院首脑,那心里无不敬服,单单是先前的诸多主张,皆在先前战事中体现出,这份洞察力和敏锐性,非常人所能及。



在武英殿这边,朱由校待了很长时间,询问了很多情况,先前所交代的事情,都逐一开始落实,这让朱由校心里很欣慰。建虏这块磨刀石,必须起到相应作用,才能叫大明的军队体系,能一步步的拨乱反正。



枢密院、兵部、五军都督府等诸多衙署,早已在朱由校的心里,被赋予不同的属性,调整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



“这人忙碌起来啊,时间过得就是快。”



朱由校倚靠在龙椅上,整个人很是疲惫,轻叹一声:“魏伴伴,这几日朝堂上,有什么动静没?”



“皇爷,动静不小。”



魏忠贤低首走上前,捧着一摞奏疏,“不仅是朝堂这边,就连地方上,都有着不少的动静。



不过先前皇爷所定之事,却没有人再关注了,且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皇爷,这是内书堂所整理的。”



“这人啊,总是会被新的事情吸引。”



朱由校向前探探身,看向魏忠贤说道:“财政学院,宗学等事宜,告诉司礼监那边,要定期派人去催促。



别因当前所生事端,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大明第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涯逍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涯逍遥并收藏大明第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