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子晋和王黍叔以及小五等都在中原范围内,不断开拓商业版图,顺便还帮着天狩司购买一个个的据点。



要不是在每个万人以上的地方购买产业,杨乾每年赚的钱,还能再翻好几翻。



话说回来,杨乾虽然此时有惊人的数百万财物,可最值钱的却不是钱财,而是庄子里面那连绵不绝的粮仓。



虽然粮食的七成是给佃农的,半成纳税,自己只拿两成半,也就是25%。



可要知道,现在的庄子加上军田,已经有五千余顷良田。



一个季度的产量能把人吓死,杨乾光是收到25%的佃租,一个季度都能收入超百万石粮食。



就因为粮仓不够,所以才卖出去,可惜路费很贵,哪怕卖出去,价格虽然翻了几倍,可减掉路费,价格也就跟云通相差无几了。



有人也提议杨乾,多开垦荒地,杨乾倒是想啊。



开垦出来种地虽然还缺少会耕种的人,但随着半机械化的展开,以前四五个人的劳动力,此时只需要一个人即可,还不累。



云通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牛。



可没有水来灌溉有什么用?土豆,玉米等没水倒还别说,可水稻一定要大量的水,没水还怎么叫水稻呢。



还好北方也不怎么吃大米,也就是满足杨乾的嘴巴。



上辈子自己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现在住北方,哪怕横跨两千多年的时间维度,也让杨乾有点吃不惯。



有时候还是会想念家乡的白米饭。



钱财+粮食+产业+不动资产,构筑了杨乾暗地里的商业帝国。



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什么?东西涨价拉?



行,我自己可以生产。



很多人以为钱币就是钱,可以购置很多东西。



错了,钱币指在商品交易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物品而已。



如果杨乾没有粮食,这么多奴隶和军队要养活的话,光是钱,那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甚至旁边几个郡县都搬空也未必能养的起这么多人。



这还只是杨乾的土地,在云通郡,不管是谁,但凡是种地的,就一定要缴纳税收,哪怕只是半成的粮食,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半成的粮食里面,不光是粮食,还有钱财,还有郡守府的活动资金。



这也是为什么大王可以顶得住门阀的攻势,光是儿子的身份?



想什么呢?儿子不多,但也不少,可这个儿子去了云通郡后就好似变了一个人。



不光将边境的隐患给完全拔出,每年缴纳的钱粮税收,足抵的上数个郡县的总量,这还是云通郡自己扣掉一部分辛苦钱的结果。



这样的儿子,谁不喜欢,夏文王已经年迈,说句不好听的,什么时候「噶本」没人知道。



这么好的儿子,当然以后要来挑重担,难不成指望那个只会出卖国家利益的废物?



可就杨乾这么有钱的人,看到运河的刹那都有种蛋疼的感觉,可想而知,这得有多费钱呐。



不是说造不起,而是不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逐鹿从战国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渔歌飘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渔歌飘渺并收藏逐鹿从战国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