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精通兵法和谋略,乃汉末三大名将之一,满朝文武谁不敬佩?



现在让他护着殿下出征倒也不是不可以……



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太放心卢植了。五⑧16○.com



熹平四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75年,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



朝廷认为卢植文武兼备,于是拜他为九江郡太守。卢植到任后,很快便平定叛乱。



后来,扬州庐江郡再次发生蛮族叛乱,当时卢植还在九江郡担任太守,于是朝廷再次拜其为庐江郡太守。



不久之后,卢植这个猛人直接率领旧部,挑选精壮之士入庐江郡,三下五除二将蛮族揍的逃回了山沟沟。



自此之后,在卢植担任庐江郡太守期间,蛮族鲜有再次入侵州郡县地。



可见他们是真的被卢植这个猛人给打怕了。



当时,朝野上下都因此而震动。



因为扬州屡次受南方的蛮族入侵,劫掠财物布帛和妇女等资源,对扬州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而自从卢植过去以后,扬州安定数年,直到卢植再被调入京师,才逐渐骚动起来。



卢植曾经的平叛经历,再加上他师从大儒马融,满朝文武无一不对其感到敬佩和放心的。



因此文武百官便不再多言,只是对着卢植细细叮嘱,一定要保护好殿下的安危。



即便不能平定反贼,也要保证殿下的安全。



刘宏见状,也安下心来,即刻下旨:



“拜卢植为北中郎将,统帅中央北军,北军中郎将刘辩为其副将,统帅北军五校,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



顿时间,一道金色圣旨缓缓升起,圣旨四周隐约可见一条金色真龙虚影在半空中张牙舞爪。



“老臣卢植,遵旨!”



卢植跪拜行礼,面容虔诚,神色刚毅。



他也是两朝老臣了,生食汉禄,如今大汉有难,自当以身报效国家、君王。



“儿臣遵旨!”



刘辩亦是跪拜行礼,目光坚定,眼中充斥着少年的蓬勃朝气和对未来的期望之情。



刘宏派给卢植的中央北军,是朝廷的精锐之师,人数约有一万,皆是经受过严格训练和上过战场的精锐。



加上刘辩所统帅的北军五校,总数约有一万五千人马。



看起来不少了。



可是跟冀州的黄巾军相比,那还是小巫见大巫!



如今分布在冀州的黄巾军数量可是远远大于这个数字的。



冀州是太平道的根基所在,他们在这里发展,在这里起义,信徒自然也是最多的。



根据情报来看,恐怕单单是冀州境内的黄巾军,数量就不会低于十万。



而且随着黄巾起义的声势越来越大,这个数字还会继续飙升猛涨。



毕竟天下活不下去的黎民百姓实在是太多了……造反至少还有一线生路……



想到这个问题,刘辩默默在心中记下,“日后必须要从根源解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我在神话三国当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华山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山和尚并收藏我在神话三国当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