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李景隆开明宗义地指出,儒家学说只适合修身,不适合治国!同时,李景隆还列举了治理国家所需要的一些专业人才:比如水利、农业、交通、教育、医疗卫生、财政、税务、建设、科技……



为了配合李景隆的文章,李云睿也发表一篇署名文章《朝廷机构改制建议书》,文中李云睿提出朝廷目前的六部结构非常不合理,已经不适合大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该进行大范围的改革。



李云睿借鉴后世国家部委设置,建议将现有六部进行了拆分,拆成吏部、农业部、工业部、外交部、水利部、财政部、司法部、教育部、建设部等二十六个部。



同时,李云睿将每个部门的具体职能进行了详细描述。



好嘛,这一份报纸出来,整个大明差点地震……



把朱棣也震惊到不行!



讨论群五六37四三陆七伍



李云睿这是准备干吗?刨了儒家的祖坟,又准备刨朝廷的祖坟吗?



自从《大明日报》出版,每一期朱棣是必看无疑,因为里面不仅仅是有事关朝廷的新闻,还有个一些南京城和民间的杂闻,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各类知识。通过《大明日报》,朱棣可以看到一些民生的实际情况。



万万没想到,《大明日报》才开办一个月,李云睿就扔出这样一颗核弹!



着实让朱棣有些意外。



对于儒家,朱棣是恨得压根原因,无他,一个得位不正就能让儒家羞辱他千秋万代。



可以这么说,李景隆写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某些观点非常切合朱棣的心意,他恨不得将儒家扔进茅坑……



本来朱棣还想借此机会拿捏一下儒家,实在不行,就借着这个势来个百家争鸣也行,反正身为皇帝只不过搞平衡而已,最好李家跟儒家拼个你死我活,朱棣当裁判,坐收渔利。但李云睿的朝廷部门改革建议,就有些过了,可以说越界了!



朝廷之事,哪容得上一个毛头小子置喙?



不过看了李云睿对朝廷机构设置的建议之后,朱棣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怎么可能没有道理呢?这可是经过后世无数聪明脑袋研究出来的。这些部门设置,都是经过精简再精简,合并再合并,去芜存菁,留下来最合理的部门设置,能够最大化保证国家机器高效运行。



李云睿出这招,并不是真想改革大明现有的官僚系统,而是为了分化文官集团和拉拢部分文人。



大明现在只有七个部,吏、户、礼、兵、刑、工,加一个新成立的商部。



现在李云睿将建议将七部扩充成二十六部,整整多出了十九个部。



按照每个部门的基本配置,一个尚书,两个侍郎、两个郎中、两个员外郎、主事一大把,一个部门至少二十名官员,这仅仅是中枢所需要的,地方上肯定还要匹配相应的职能部门。



这样一来,大明对官员将呈现井喷式的需求……



在永乐朝,官员到了六部尚书的位置上,基本上到头了,剩下的就是三师三公的虚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小公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锦衣卫佥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锦衣卫佥事并收藏大明小公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