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袁复亲往吴淞口探查,制定策略,带人“浚吴淞诸浦港,泄壅淤,以入于海;嘉定刘家港即古娄江径通大海,常熟白泖港径入大江,吴淞江南北两岸安定等浦港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泖2港,使直注海;松江大黄浦旁有范家滨,至南仓浦口接大黄浦口,以达泖湖之水,浚之便”。经过袁复两年多的努力,吴浙水泄,农田大利。
因此,去年湖州、苏州等地水灾,朱棣才让袁复出马。
至于俞士吉,不仅仅文思超群、举止清雅,更是1位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为国为民的好官,尤其在断刑狱方面,更是1把好手。
可以这么说,袁复和俞士吉都是实干型人才,比朝廷中大多数官吏,强上十倍都不止。
人才难得,李云睿有些心动……
但两人跟朱棣有嫌隙,尤其是袁复,当年铁铉在济南跟朱棣硬刚时,袁复就是铁铉的手下,可以说是反抗朱棣的先锋任务,铁铉被朱棣用铁锅炖成了大鹅,袁复的下场估计不会很好;至于俞士吉,虽说朱棣造反时,他在山东,但只是个府学训导,相当于初中的副校长,没啥实权,搞不好这次只是受了池鱼之灾……
李云睿猜得很对,俞士吉确实是被袁复给株连了。在历史上,俞士吉和袁复下狱之后,袁复莫名其妙地死在了昭狱中,而俞士吉则被放了出来贬为事官,跑到了苏州、松江治理水患,后来复职,又转为襄阳府知府、山东左参政,直到刑部侍郎致仕。
纠结,李云睿很纠结:救人,可能让朱棣心里不舒服;不救人吧,难得夏原吉这老东西开1次口,如果这次自己帮了夏原吉,以后需要夏原吉帮忙时,老东西就不能推脱。
思来想去,李云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690章 人才难得
第(3/3)页
睿还是决定冒险1试。
当然,李云睿不会明晃晃的挑战朱棣的底线,他准备用1种比较迂回的策略。
李云睿写了1封奏折给朱高炽,说自己找到了1种可以解决江南水患的长期方法,想请朱高炽推荐3、5个治水的高手,共同研究并实践1下。奏折里面,李云睿明确提出,治水的高手1定要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不能是嘴炮,就差明晃晃地点袁复和俞士吉两人的名……
其实,李云睿对治水也不是很懂,但他知道1点,水泥能在治水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古代治水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类:1是在湖泊、河道等关键节点疏浚泥沙及杂物,提高水流速度;2是沿着河岸建堤防护岸,不让水流溢出;3是修建分叉水道,塞支强干,理顺水流。
到了后世,建拦河大坝,用人工调节流量,以削减洪峰成了1个主要手段,而拦河筑坝,则需要水泥……
搞基建,能拉动不少内需,朱棣大笔1挥,凭空创造了5十亿,李云睿正愁没地方花呢!
至于这事能不能帮到袁复和俞士吉两人,只能看天意了,李云睿1点把握都没有,毕竟李云睿不可能硬刚朱棣!
折子进了东宫,朱高炽看了之后,也不敢擅专,毕竟他还在观政阶段,如果越俎代庖,朱棣会怀疑朱高炽是不是有篡位之心。在这点上,朱高炽很有分寸。
拿着李云睿的奏折,朱高炽去了朱棣处理政事的武英殿,跟朱棣做了汇报。
朱棣听完之后,低头沉思起来。
因此,去年湖州、苏州等地水灾,朱棣才让袁复出马。
至于俞士吉,不仅仅文思超群、举止清雅,更是1位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为国为民的好官,尤其在断刑狱方面,更是1把好手。
可以这么说,袁复和俞士吉都是实干型人才,比朝廷中大多数官吏,强上十倍都不止。
人才难得,李云睿有些心动……
但两人跟朱棣有嫌隙,尤其是袁复,当年铁铉在济南跟朱棣硬刚时,袁复就是铁铉的手下,可以说是反抗朱棣的先锋任务,铁铉被朱棣用铁锅炖成了大鹅,袁复的下场估计不会很好;至于俞士吉,虽说朱棣造反时,他在山东,但只是个府学训导,相当于初中的副校长,没啥实权,搞不好这次只是受了池鱼之灾……
李云睿猜得很对,俞士吉确实是被袁复给株连了。在历史上,俞士吉和袁复下狱之后,袁复莫名其妙地死在了昭狱中,而俞士吉则被放了出来贬为事官,跑到了苏州、松江治理水患,后来复职,又转为襄阳府知府、山东左参政,直到刑部侍郎致仕。
纠结,李云睿很纠结:救人,可能让朱棣心里不舒服;不救人吧,难得夏原吉这老东西开1次口,如果这次自己帮了夏原吉,以后需要夏原吉帮忙时,老东西就不能推脱。
思来想去,李云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690章 人才难得
第(3/3)页
睿还是决定冒险1试。
当然,李云睿不会明晃晃的挑战朱棣的底线,他准备用1种比较迂回的策略。
李云睿写了1封奏折给朱高炽,说自己找到了1种可以解决江南水患的长期方法,想请朱高炽推荐3、5个治水的高手,共同研究并实践1下。奏折里面,李云睿明确提出,治水的高手1定要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不能是嘴炮,就差明晃晃地点袁复和俞士吉两人的名……
其实,李云睿对治水也不是很懂,但他知道1点,水泥能在治水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古代治水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类:1是在湖泊、河道等关键节点疏浚泥沙及杂物,提高水流速度;2是沿着河岸建堤防护岸,不让水流溢出;3是修建分叉水道,塞支强干,理顺水流。
到了后世,建拦河大坝,用人工调节流量,以削减洪峰成了1个主要手段,而拦河筑坝,则需要水泥……
搞基建,能拉动不少内需,朱棣大笔1挥,凭空创造了5十亿,李云睿正愁没地方花呢!
至于这事能不能帮到袁复和俞士吉两人,只能看天意了,李云睿1点把握都没有,毕竟李云睿不可能硬刚朱棣!
折子进了东宫,朱高炽看了之后,也不敢擅专,毕竟他还在观政阶段,如果越俎代庖,朱棣会怀疑朱高炽是不是有篡位之心。在这点上,朱高炽很有分寸。
拿着李云睿的奏折,朱高炽去了朱棣处理政事的武英殿,跟朱棣做了汇报。
朱棣听完之后,低头沉思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