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皇帝是个要强的人,您看他上台做得第一件大事,就应该知道他的想法了!”李云睿笑了笑说道。



李云睿口中的第一件大事,是指朱棣登基之后,在永乐元年,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朱棣对这部书的要求很高,“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这本书名字《文献大成》,这个名字可能你没听过,但你肯定听过他的另外一个名字——《永乐大典》。



为了修这本书,朱棣建立了一支多达三千人的编撰队伍,历时六年才写完,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



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李景隆只知道解缙和姚广孝在修《文献大成》,对这本书修成什么样,压根没概念。但李云睿不同,李云睿是穿越者,很清楚《永乐大典》的规模。



再加上下西洋、征蒙古、灭安南、荡倭寇、迁都北京,桩桩件件都是在史书上留名的。



这些信息对李云睿拿捏朱棣的心态,有很大的帮助。



既然朱棣想威镇寰宇,李云睿不介意帮他,做朱棣成功背后的男人……



李云睿的话,让李景隆陷入了沉思。



“再说了,火器肯定是未来发展趋势,大明的火器走了弯路,我得帮大明把路修正回来……”李云睿很无奈的表示道。



朱瞻基遭遇一窝蜂的刺杀之后,李云睿就通过很多途径,收集了大明火器的资料,他神奇的发现,大明的火器走上了歪路……



以一窝蜂、神火飞鸦为代表的火器路线,走得是增加弓箭射程的路线;以鸟铳、三眼铳为代表的火器,走的是火绳枪的路线,除了受天气制约外,射击距离非常短,只有一百米。



这些火器对步兵作战,优势很大,但对骑兵作战,那就是渣渣,因为骑兵的战法,冲刺一百米连半分钟都不用,最多能发射两次,然后骑兵已经到了跟前,就会刀切斧剁,将火器兵干翻在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396章 真想打算造反



第(3/3)页



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明朝中后期装备了大量的火器,除了在对倭寇的战争中,大展神威以外,面对满清鞑子的铁骑,火器就成了摆设。



李云睿并不介意帮大明把火器拉上正确的方向,比如隧发式火器、比如远程火炮,毕竟只有大明好了,李云睿去赚外国人的钱,才有底气,否则一出海就被倭寇劫了,那还搞个屁?



“那这些火器,能不能先装备中都凤阳留守司……”李景隆听完李云睿的话之后,开口问道。



李景隆这算盘打得有点精,中都凤阳留守司的留守是李云睿的三叔李芳英。



在李云睿看来,李景隆这个主意就是在作死,想培植自己的实力,明显就想造反。李云睿翻了翻白眼,说道,“老豆,您要是真想打算造反,现在咱们就收拾行礼,北上去投奔三叔,只要您和三叔能守住凤阳城半年,我就能保证以绝对实力碾压朱老四,往后这天下就姓李了……”



当皇帝,哪那么简单,光凭武器是可以击败对手,但要收伏天下民心,难上加难。现在天下初定,如果再起祸端,百姓必然苦不堪言,肯定对李家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小公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锦衣卫佥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锦衣卫佥事并收藏大明小公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