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刚刚突发奇想,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达成目的的李云睿,又陪着几人聊了一会儿,跟着李景隆去了书房。



“老豆,请立太子的奏折可以上了!”进门之后,还没坐定,李云睿就开口说道。



“这么着急吗?要不要再等几天的朔望朝会?”李景隆坐定之后,问道。



“没必要再拖了,任何事件都有个热度,请立太子这件事,已经发酵十多天了,大家已经没有新鲜感了。”李云睿坐到了李景隆对面,说道。



要是搁在后世,一个热点起来,除非有专业的团队在后面操盘,最多不超过五天就会消失,强大如俄乌之间的战争,也就是在前几天吸引了全球眼球,后面大家就习以为常了。



李景隆不懂是什么是热度和新鲜感,但他能理解李云睿的话,他点了点头。确实如儿子所讲,现在李景隆跟百官大谈世子宽厚爱人,百官也只是淡淡一笑而已。



“奏折只要递上去就行了,后面什么事也别做了。您要是觉得无聊,闲着没事,约三五好友去踏一下春,吟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206章 事情如此严重吗



第(3/3)页



诗作对,潇洒一下,尽量远离朝政。”李云睿继续说道。



李云睿提出让李景隆远离朝政,其实是一种保护,李景隆现在是朱棣的眼中钉、肉中刺,天天出现在朱棣面前,肯定招人烦。



如果李景隆能够适当地减少出镜机会,或许朱棣疼下杀心的态度还能缓和一些。



当然,这是李云睿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我儿,事情如此严重吗?”李景隆听出了李云睿话背后的内涵,有些悻悻然。



“耿炳文家被团灭了,盛庸被诬陷自杀了,铁铉被煮了,徐辉祖被圈禁了,抵抗过靖难大军的主要将领,就剩下平安、我老丈人和你了,你觉得皇帝会放过你们三个?”李云睿看到李景隆还不死心,撇了撇嘴说道,“要不是朱老四得位不正,需要装装样子,让百官安心,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对付你们。看看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卓敬、暴昭、练子宁、毛泰那些文官,他们坟头的草,都已经三丈高了吧?”



听了李云睿这话,李景隆脑门无数乌鸦飞过,他一直心存幻想,认为李云睿在危言耸听,毕竟他为朱棣开过门,他为朱棣带过路,他有功于朱棣。



不过仔细想想,开金川门的功劳,大都应该归于谷王朱橞。



建文元年,朱棣起兵靖难时,谷王朱橞奉诏带三千兵丁进京勤王,朱允炆也是个神人,让朱橞带着自己的三千兵丁守金川门,连点制约都没有。



当朱棣大军兵临南京城下时,朱橞一看形势不妙,就准备投降,所以就拉上了被撤免在家的李景隆,一起开了金川门。



谷王之所以拉上李景隆,原因无他,就是想拉个人一起担骂名,毕竟出卖皇帝这个名声,非常不好听。



李景隆当时只是个空架子的国公,也在为家族前途担忧,朱橞来找他时,两人一拍即合,做了带路党。



想到这里,李景隆有些悔不当初的感觉。



要是早知道朱棣这样对自己,当年应该殊死抵抗。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2/2)

章节目录

大明小公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锦衣卫佥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锦衣卫佥事并收藏大明小公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