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必须要做出改变,翻天覆地的改变。
最关键的人是晋王,他只要做成这一切,除了晋王没人会杀了他,毕竟他弃暗投明,是“英雄”。
而晋王最喜欢的就是忠义之士,所以他以后也只能成为一个最忠义的忠义之士。
这些事情就算是大唐那边他们信了,他们的心里也会有怀疑。
所以日后的他也只能忠义,不能出现其他的问题,一旦出现,他就可能会有性命之忧。
问题是,他做的到吗?
左游仙的心里还是有些迷茫,他虽然已经规划好了一切,但他还是在犹豫中。
不过犹豫挣扎在这个情况再正常不过了,这可是涉及到生命和未来的选择,任谁都是会犹豫挣扎的。
不过不得不说,他的这番安排非常的牛皮,王运就算是知道历史,听到他这些操作也会恍惚。
主要是王运知道历史,但是知道的也不多,因为很多事情都不会记载,他从哪儿知道去?
脑子里发散思维想一下,历史上的左游仙是不是就是这么一个想法?
只不过情况不同,所以他的选择有了一些变动,这才跑去了南边当大使,当总管?
那抓了辅公祏的那些百姓,是不是左游仙安排的?
毕竟只是普通百姓的话,怎么抓住几十个精锐有素的将士?
几十个精锐有素的将士,如果带马的话,就是数千百姓也挡不住他们,只要百姓不疯狂,没有不要命的话。
如果仔细想,往各个方向猜测,那么可能性很多。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要是真能这么安排这么做,就算他是假的,就算所有人都知道是假的,他也一定会是真的。
而且整个大唐也没人会说,没人敢说这是假的。
这是什么?
这是向唐之心啊!
这是大唐一统,天命所归的体现啊!
这也是人心思安,天下即将安稳的体现啊!
就算是假的,这个忠义之士他也当定了,只不过,日后活不长久罢了。
李渊很爱面子,很喜欢名声,但是他最容忍不了的就是有人骗他。
对于后者这一点,王运其实也是一样的。
但他的这番说法,这套说辞很是有理有据,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这件事发生之前的事情了。
比如他为什么是那个样子,那副作派?
这隋末乱世,能够做大做强的其实没一个好人。
又比如他为什么和辅公祏关系那么好,还带着他一起修仙问道?
但是这些事只是小问题,加一个悬崖勒马,认清大义,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些事无所谓。
所以说,左游仙这个人吧,真的是个人才。
起码他这个想象力和谋划的能力,比很多人都要强了。
而左游仙就这么在犹豫、徘徊、挣扎中一直坐到了天亮。
而天边已经泛白了,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最关键的人是晋王,他只要做成这一切,除了晋王没人会杀了他,毕竟他弃暗投明,是“英雄”。
而晋王最喜欢的就是忠义之士,所以他以后也只能成为一个最忠义的忠义之士。
这些事情就算是大唐那边他们信了,他们的心里也会有怀疑。
所以日后的他也只能忠义,不能出现其他的问题,一旦出现,他就可能会有性命之忧。
问题是,他做的到吗?
左游仙的心里还是有些迷茫,他虽然已经规划好了一切,但他还是在犹豫中。
不过犹豫挣扎在这个情况再正常不过了,这可是涉及到生命和未来的选择,任谁都是会犹豫挣扎的。
不过不得不说,他的这番安排非常的牛皮,王运就算是知道历史,听到他这些操作也会恍惚。
主要是王运知道历史,但是知道的也不多,因为很多事情都不会记载,他从哪儿知道去?
脑子里发散思维想一下,历史上的左游仙是不是就是这么一个想法?
只不过情况不同,所以他的选择有了一些变动,这才跑去了南边当大使,当总管?
那抓了辅公祏的那些百姓,是不是左游仙安排的?
毕竟只是普通百姓的话,怎么抓住几十个精锐有素的将士?
几十个精锐有素的将士,如果带马的话,就是数千百姓也挡不住他们,只要百姓不疯狂,没有不要命的话。
如果仔细想,往各个方向猜测,那么可能性很多。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要是真能这么安排这么做,就算他是假的,就算所有人都知道是假的,他也一定会是真的。
而且整个大唐也没人会说,没人敢说这是假的。
这是什么?
这是向唐之心啊!
这是大唐一统,天命所归的体现啊!
这也是人心思安,天下即将安稳的体现啊!
就算是假的,这个忠义之士他也当定了,只不过,日后活不长久罢了。
李渊很爱面子,很喜欢名声,但是他最容忍不了的就是有人骗他。
对于后者这一点,王运其实也是一样的。
但他的这番说法,这套说辞很是有理有据,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这件事发生之前的事情了。
比如他为什么是那个样子,那副作派?
这隋末乱世,能够做大做强的其实没一个好人。
又比如他为什么和辅公祏关系那么好,还带着他一起修仙问道?
但是这些事只是小问题,加一个悬崖勒马,认清大义,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些事无所谓。
所以说,左游仙这个人吧,真的是个人才。
起码他这个想象力和谋划的能力,比很多人都要强了。
而左游仙就这么在犹豫、徘徊、挣扎中一直坐到了天亮。
而天边已经泛白了,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