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自流直了直腰,捋了捋头发。



……



光字片,周家。



大年初五,安顿好了郑母和光明后,陆天和郑娟动身去周家。



周家平时的晚饭差不多是晚上六点,现在是春节,大多人家只吃两顿饭,差不多下午三四点就开饭了。



周家也不例外。



陆天和郑娟来之前,李素华在周秉义和周蓉帮忙下,已经把饺子包好。就等着陆天和郑娟一到,就下锅了。



自从大年初一陆天和郑娟来周家后,周家的几个儿女便期望能与他们常来常往。



周秉义和郝冬梅对陆天的身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周蓉也对陆天的诗或者说写诗的人有了特别的情愫,



而周秉昆倒是挺单纯,就是想谢谢陆天送给他的公交车月票,有了这些月票,让他去吉春市文工团方便许多。



差不多下午三点,陆天和郑娟来到了周家的。



李素华一个人在外屋地蒸饺子,周蓉、郝冬梅包括郑娟都要帮忙,李素华却说不用。



年轻人聚在一起不容易,饺子已经包好,剩下的活,自己一个人就能做了。



里屋便成了年轻人的世界。



经过初一熟识后,周家人对陆天、郑娟已经不再陌生,围坐在炕桌,无话不谈起来。



说是无话不谈,其实谈的最多的还是文学。



周秉义、周蓉和郝冬梅都是纯粹的文学青年,而周秉昆也算是文学爱好者,曲艺大多也是源于文学。



只是,周秉义、周蓉、郝冬梅聊的都是传统文学,特别是苏俄的经典名著。这些名著,除了模模糊糊能记得书名外,里面的内容,陆天却一概不知。



以至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每每与陆天交流,陆天只能环左右而言他,疲于应付。



后来,实在没话说了,陆天就给几个人讲讲金庸的武侠小说,毕竟与之前挂在嘴边《诡秘之主》和《大奉打更人》相比,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四十一章 金庸的书



第(3/3)页



周蓉问到出处时,陆天说起是通过特别渠道读到的。



听起来,也合情理。



金庸的武侠世界,令周家这些文学青年充满了好奇。陆天一开口,便问东问西起来。无奈,陆天只好努力满足周家文学青年的好奇心,不厌其烦地讲了起来。



从《笑傲江湖》讲到《天龙八部》,从《神雕侠侣》讲到《倚天屠龙记》。其实,金庸的书,陆天也不是都看过。架不住改编的影视作品多,基本情节还是能说出一二的。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能听到这些,同样令人心驰神往,欲罢不能。



因为太投入的缘故,以至于李素华把饺子端上了地桌,几人还跟陆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李素华见状,一脸堆笑:“吃饺子了,吃完饺子再聊,再不吃就凉了。”



“妈,陆哥讲的小说可好听了,等他讲完再吃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过去,我在人世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瑞昌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瑞昌成并收藏重生过去,我在人世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