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远侯还是那句话:“不会可以学。”
兵部尚书明白了:“安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80章 第180章武进院
第(2/3)页
远侯的意思是……”
安远侯也不卖官司:“设立武进院,择优录取武举人。一如国子监。”
这话一出,众大臣议论纷纷。武学国子监,好是好。会不会……影响了文官的地位?更或者动摇了仕子的根本。
要知道,太平年月,同等官阶,文官是高于武官的。这般抬高武官的地位,引起天下仕子反抗,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安远侯明显留了后手,再次强调道:“只有武举人,才有资格考取武进院。习得阵法、火器之法。不可蒙荫。”
相当于在举人和进士之间,又增设了一道关卡。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火器乃国之重器,本就不能轻易外传。
华北溟觉得:“这个办法好,宽进严出。读书习武,本就利国利民。擅武之人从军,亦可减少流寇无赖,百姓的日子才能好过些。”
作为有实战经验的武将,兵部尚书补充道:“天气、地势在战斗中尤为重要,必须要学。还可以请边关将领讲述作战经过,编写成册。院生最好能到边境亲临体验,一两年就可。”
华北溟认为:“军备、屯田这些,是不是也要加上?并不是所有举人都适合一线作战。军户、粮草也是重中之重。”
有人认为:“这些事文官可以做,何必浪费好不容易选来的武举人!”
有人不同意了:“带着文官跑多不方便!同袍之间的感情,你们这些文人不懂!”
“你说什么?”
“我没说什么呀!”有人无辜道。
眼见战火又要波及,华北溟当机立断:“既然建武进院是好事,由内阁出面上书好了。卢阁老觉得如何?”
一直没参与讨论的卢老大人总算从成册的账本中抬起头,慢悠悠道:“好呀!有劳华大人草拟了。”
理政殿一共就两位阁老,一位为皇帝马首是瞻,另一位最爱账本,三句不离老本行。相处得分外和谐。
反倒是文渊阁和东阁,闲来无事就要吵上那么一吵。上到军国大事,下到洛阳米价。总体来说,非常有活力。
这些人不止爱吵架,还爱联名上书。今儿这不对了,明儿这个地方需要修改。反正大齐的国策,总有不合时宜,需要改进的地方。
卢阁老慢条斯理:“玄戈呀,你说在国子监加一‘工科’如何?”
华北溟细心聆听:“卢老的意思是?”
卢阁老除了打算盘看账本快,做其他事情大多慢悠悠的,有独属于自己的韵律。“前几日,皇贵妃请我去了一趟百工司。这才发掘,民间能工巧匠不少。不说别的,单说那越发精妙的纺纱机,就足够震撼的。工部管着山川水利,农耕桑麻,天下所有器物。最是繁杂不过。这精通数术的本就不多,不应该就这般浪费了。”
华北溟点头:“卢老说得对。堤坝水渠,建房修桥,都离不开一个‘工’字。民间发展太快,我们也要跟上才是。尤其是船舶,传说都能装载火|炮,跟座小岛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安远侯还是那句话:“不会可以学。”
兵部尚书明白了:“安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80章 第180章武进院
第(2/3)页
远侯的意思是……”
安远侯也不卖官司:“设立武进院,择优录取武举人。一如国子监。”
这话一出,众大臣议论纷纷。武学国子监,好是好。会不会……影响了文官的地位?更或者动摇了仕子的根本。
要知道,太平年月,同等官阶,文官是高于武官的。这般抬高武官的地位,引起天下仕子反抗,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安远侯明显留了后手,再次强调道:“只有武举人,才有资格考取武进院。习得阵法、火器之法。不可蒙荫。”
相当于在举人和进士之间,又增设了一道关卡。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火器乃国之重器,本就不能轻易外传。
华北溟觉得:“这个办法好,宽进严出。读书习武,本就利国利民。擅武之人从军,亦可减少流寇无赖,百姓的日子才能好过些。”
作为有实战经验的武将,兵部尚书补充道:“天气、地势在战斗中尤为重要,必须要学。还可以请边关将领讲述作战经过,编写成册。院生最好能到边境亲临体验,一两年就可。”
华北溟认为:“军备、屯田这些,是不是也要加上?并不是所有举人都适合一线作战。军户、粮草也是重中之重。”
有人认为:“这些事文官可以做,何必浪费好不容易选来的武举人!”
有人不同意了:“带着文官跑多不方便!同袍之间的感情,你们这些文人不懂!”
“你说什么?”
“我没说什么呀!”有人无辜道。
眼见战火又要波及,华北溟当机立断:“既然建武进院是好事,由内阁出面上书好了。卢阁老觉得如何?”
一直没参与讨论的卢老大人总算从成册的账本中抬起头,慢悠悠道:“好呀!有劳华大人草拟了。”
理政殿一共就两位阁老,一位为皇帝马首是瞻,另一位最爱账本,三句不离老本行。相处得分外和谐。
反倒是文渊阁和东阁,闲来无事就要吵上那么一吵。上到军国大事,下到洛阳米价。总体来说,非常有活力。
这些人不止爱吵架,还爱联名上书。今儿这不对了,明儿这个地方需要修改。反正大齐的国策,总有不合时宜,需要改进的地方。
卢阁老慢条斯理:“玄戈呀,你说在国子监加一‘工科’如何?”
华北溟细心聆听:“卢老的意思是?”
卢阁老除了打算盘看账本快,做其他事情大多慢悠悠的,有独属于自己的韵律。“前几日,皇贵妃请我去了一趟百工司。这才发掘,民间能工巧匠不少。不说别的,单说那越发精妙的纺纱机,就足够震撼的。工部管着山川水利,农耕桑麻,天下所有器物。最是繁杂不过。这精通数术的本就不多,不应该就这般浪费了。”
华北溟点头:“卢老说得对。堤坝水渠,建房修桥,都离不开一个‘工’字。民间发展太快,我们也要跟上才是。尤其是船舶,传说都能装载火|炮,跟座小岛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