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华北溟为父的愧疚之心超过了对名画的爱,答应道:“明日让人送来可好?”
呜呼,这是被金砖砸中了?华自闲马上化身马屁精:“谢谢爹爹,爹爹最好了!”华北溟突然觉得,一幅画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九月过后,好消息接踵而至,洛阳城下雨了!不止帝国,大齐多地接连降雨,虽然无法缓解极度干旱带来的灾情,可有水就有希望,焦灼的情绪被浇灭了。
华寄锦那边也传回消息,他们已经深入草原,开始为当地牧民诊病,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齐威望日隆。
天德帝当然高兴了,华寄锦是他打小看着长大的,为人品性极为清楚。是那种做得多、说得少的孩子。既然能在周折上写控制住了鞑靼局势,那就说明绝了鞑靼与瓦剌联合的可能。只要打跑瓦剌这只疯狗,大齐就能太平好几年。
如若开通了大齐到身度的商路,更能架空、蚕食白兰的势力,到时候大齐强盛,四夷来朝,又是一个盛事。
华自闲借此机会,办了赏莲宴,说是赏莲花,其实就是显摆她的珍珠莲花冠。华家的面子谁敢不给,无论如何也要得到一份请柬。
赏莲宴当日,华自闲穿着新作的珍珠衫,头戴莲花冠,相得益彰。要不是华自闲常年习武,根本撑不起这华贵的衣裳。
安王家的正妃韩氏和庶妃纪昭雪是最早到的。韩氏王妃连客套话都没有,直接对着纪昭雪道:“本妃与苍梧夫人有话说,你先行回避。”
纪昭雪丰腴了些,一看便知日子过得极好,有些呆愣,看向华自闲。华自闲也没想到,只不过正妃的面子还是要给的:“纪庶妃请吧。”韩氏王妃不高兴了:“还不快下去,让苍梧郡夫人见笑了!”纪昭雪一扭身,委委屈屈走了。
华自闲感叹道:“果然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都能挺直腰杆了!”韩氏精气神十足:“有了差事,找到了主心骨,便不觉得自己是后宅里依附而生的女子,完全不想与她们计较。”
华自闲问她:“不怕纪庶妃告状?添油加醋什么的。”韩氏完全不在意:“本妃办的是正经是,王爷心中自有掂量。”
华自闲提醒她:“纪昭雪毕竟是安王府长子的生母,要为将来打算。”韩氏好笑:“我们那主子爷折腾到这个程度,有没有将来还不知道呢!无儿无女一身轻,请旨去陪华阳公主也不错。”
华自闲佩服:“你倒是坦荡。”韩氏笑道:“我们是同样的人。”华自闲说正事:“福州的码头已经找好了经验丰富的船工,只要货品备齐,随时出海。”
韩氏道:“我们王爷的意思,银钱什么的,都是小事。要开阔更多航路,最好能寻到身度港口,在陛下面前露脸,才是重中之重。”
华自闲解释说:“我们的海船不能远距离行驶,应付不了海上的大风浪。与其一门心思与康王殿下争长短,不如将眼光放在近海,放在北面。”
韩氏不解:“何意?”华自闲道:“如若能通过海路与范阳建立联系,是否能摆脱定襄肃慎对范阳的封锁?定襄苦寒,也不是不可以做生意的嘛!”
韩氏认同:“倒是个好主意,陛下那边……”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05章 第105章招摇
第(3/3)页
华自闲也说不准:“康王的广源记起步早,安王殿下想要在短时间内超越兄长,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