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开发一些机械操作的模式,来取代这种既耗费人力,效率又极其低下的人工采掘工作,但二十多年过去了,仍旧没有一座煤矿是完全机械化的,继续依靠无数苦力进行人工采掘。



不过,为其他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做出很多贡献的蒸汽机,却被迅速广泛应用到煤矿的地面机械方面,包括泵水、轨道运煤出矿和上下的提升作业。



要知道,在同一时期,不论是在大明,还是在遥远的欧洲,煤炭被采掘出来后,最初都是通过一个个柳条筐或者其他盛具,用绳索调装出矿。后来,有人发明了木滑撬上运输,沿着矿内巷道进行拖拉。甚至,还有的地方,采用矮种马或者驴子,将一筐一筐的煤炭拉出矿区。



而齐国最早的黑山矿场,在二十年前便开始运用锻铁轻轨和一节节小型的矿车将煤炭输送到矿场外,极大地减轻了矿场苦力的繁重体力劳动。



随着蒸汽机车在三年前于建业府投入使用,工部和几大矿场便开始将蒸汽机引入矿场,以此来提升煤炭出矿的运输效率。



截止到今年6月,黑山、香江、南都(今澳洲墨尔本市)、大兴(今澳洲布里斯班市)等地区的煤矿,所有的煤炭均被装载于有轮矿车上运出矿区。



在两年前,经过粗略统计,汉洲本土的煤炭产量已达40多万吨,较二十年前足足提升了近百倍。不过,这产量比起同期英国的煤炭产量却还是要低得多。在伊丽莎白一世刚继任的16世纪中叶,英国的煤炭产量就有20万吨,到了17世纪50年代,这个数字便已达到了220万吨,是欧洲其他国家总和的3倍!



在后世,有人总结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三大原生动力,煤炭、铁路、铁桥。而齐国目前除了铁桥尚未修建外,煤炭产量也比英国少,但作为国家硬实力表现的钢铁,却是远远超过英国,在1660年,黑山、临海(今澳洲黑德兰港)和南都三大钢铁基地所产钢铁总量已突破15万吨,较十年前,增长了8倍之多。更不要说,齐国目前已拥有领先这个世界一百多年的蒸汽机车(火车)。现在,唯一制约齐国对外扩张和海洋争霸的关键条件,便是略显不足的人口规模。



——



9月9日,南都。



在整个汉洲大陆,经过二十余年的陆续探索和开发,虽然未能掌握所有陆地上的情况,但从齐国目前开发和拓殖的地区来看,基本上拥有国内工业发展所需的几乎全部矿产资源。铝土矿、铁矿、煤矿、锰矿、锌矿、金矿、银矿……等各类矿产,而且,储量还极其丰富。



作为最为主要的铁矿、煤矿、铝土矿等数种工业血液,丰富程度,更是让所有人都为之惊叹。特别让人欣喜的是,这些矿产竟然很大一部分都分布在沿海地带,东部的煤矿,西部的铁矿,北部的铝土矿均在沿海不超过一百公里范围之内。这对于往来运输而言,不啻于最优的地理位置。



但稍稍遗憾的是,煤、铁两种矿产却分据汉洲大陆的东、西两边,没有聚合在一起,需要耗费大量的运力进行往来运输。至于建业府黑山所建立的煤铁一体化产业,却因为储量规模的不足,难以继续大规模的持续发展。而且,经过二十多年的连续开采和挖掘,黑山、开元两处煤铁矿场的开采难度也是愈发困难。虽然,齐国可以通过不断地补充人力继续维持,但终究效率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相反,西部地区的铁矿分布极为广阔,而且大部分还都是露天矿,并且品位极高,甚至都不需要进行矿石拣选,直接置入炼铁高炉里进行冶炼。同样的,位于香江、大兴和南都的几个煤矿储量也是极为丰富,开采难度也较低。这对于极度缺乏人力的齐国而言,也只能选择因势就导,做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1635汉风再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重庆老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重庆老Q并收藏1635汉风再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