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顺天,建号大越,定都东京(今河内)(为区别黎桓于公元980年建立的“黎朝“,黎利的王朝被史学界称为“后黎朝“)。



黎氏建国后,第一要务自然是赶紧和北边的大明帝国重新确立宗藩关系。不过黎利到底是驳过大明宣德皇帝面子的仇人,年轻的宣德皇帝自然不会让他顺顺当当地如愿以偿。



于是,明廷反复强调立陈氏后裔为王,并且交还战争中遗散(或被越方故意扣押)的大明军民。黎利只得三番五次遣使入明辩解“陈氏子孙无见存,及所获明人官吏军人并军器,并已送还。无有拘留监藏者。“



宣德帝也知道这是骗鬼的套话,“此辞未可虚信,更当索之。“



老黎同志怕迟迟得不到明廷册封,名不正言不顺,国内人心不服,日久生变。只得咬牙跺脚,一拍大腿,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再次遣使入京称,陈家后人是真没有了,您要的滞留在越南的大明人嘛。我们又仔细地盘查下来“除已死伤外,止存军官二百八十人,民官有吏一百五十七人,旗军一万五千一百七十人,马一千二百匹。我们包吃包住、好吃好喝、提供车船、敲锣打鼓、礼送回国。”



这基础上,还献上一堆安南土特产,甚至镀金人两尊(疑似棱关之役战死的柳升、梁铭的死亡抚恤金)。老黎还恭顺地表示:“…播扬皇威,以固封守,永为藩臣,常奉职贡。“



宣德帝见黎利为了受封也是下了血本,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是事已至此,也该是下台阶的时候了。终于在宣德六年(1431年)冬十一月初一,明使入安南赐黎利“权属安南国“印。



正式国王头衔没给,弄成“代理“的了。



黎利一生,始终顶着安南代理国王的头衔,到死也没能“转正“,这就是没把主子伺候好的下场。不过他也不是个案,朝鲜李氏王朝的开创者李成桂在五十年前也是挂着明廷授予的“权知朝鲜国事“的牌子,直到咽气也没能带上王冠。



不过代理就代理吧,好歹是取得了明廷对老黎统治安南的认可,干的也是“正式工”的职事。双方订立黎氏三年一贡之例,每一任国王(还是代理的)继位必须得到大明的册封,以后,大明也不再干涉安南内政,恢复了双边正常的宗藩关系。



贺云锋的意思,就是将这个被安南权臣郑梉废黜的国王,弄到南平,然后再从永初帝那里讨一份圣旨,斥责现在的安南国王悖逆擅立。虽然没什么实际作用,但总能给安南国内添些乱事,免得那个郑氏总想来齐国领地来找事。



“小贺这个主意不错。”齐大陆赞成道:“若是俺们能将这个废黜的国王操持一二,说不定能有大用,就算不能分裂安南国中势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一八零章 先发制人(四)



第(3/3)页



力,那也可以给他们添些堵。”



牛虎点点头,然后朝贺云锋说道:“你亲自去办这件事,务必要让他活着到南平。”



“牛团长,你且放心。这个废黜的安南王,被那郑氏所欺,想必心中积了不少怨气,正好可让我们利用一番。”贺云锋笑着说道。



升龙城的搜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两天功夫,初步缴获黄金三万六千余两,白银一百二十万两,丝绸、布匹五万余匹,珍珠玛瑙玉器无数。另外,在城中府库,还有稻米二十多万石(一万多吨),珍贵木材数千根,药材、胡椒、玳瑁亦有数千斤。可谓,收获巨丰,比起昔日沈阳城也不逞多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1635汉风再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重庆老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重庆老Q并收藏1635汉风再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