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工程中除了大量的民用房屋在新建和翻建外,最为引入注目的当是王宫和文渊阁这两座大型设施的的建设。



王宫自去年开始兴建,位于建业城东北方,距离水库只有三百多米,东南侧还有一片茂密的山岭,整个占地面积约七十多亩地,计划三年完工。



相较于王宫的缓慢建设进度,今年一月才开始动工兴建的文渊阁,则速度要快得多。作为齐国规划中最大的藏书馆阁,主体建筑是三栋六层高的群楼,还有附属的阅览、学习、实验等相应设施。整个建筑设计也是有齐天主导完成,说是要将其建成建业城中的地标建筑。



文渊阁的主体风格是仿照大明南北两京文渊阁样式建造的,飞檐斗拱,精巧绝伦,造型多样优美,图案线条亦清晰流畅,充满了东方古韵,而且建筑规模更为庞大。建筑材料大量采用了钢筋水泥,以确保其长久耐用,可为大明抢救而来的众多典章古籍,进行妥善而安全的保存。



来到文渊阁建筑工地,看着三栋主体建筑基本已近完工,建筑商社的众多匠人和工人们正在建造旁边附属建筑时,毕懋康内心感到无比满足和兴奋。



只要我华夏文化不断,汉家文明就不会消亡。大明既然沦亡无可避免,但我汉洲大陆,大齐王国自当继承华夏衣钵,承载我中华文明的延续。



“王上,不该去新王宫那边督建吗?”见到齐天,毕懋康笑着问道。



“相较于曲径深幽的建筑,我更喜欢气势磅礴的高楼林立场景。”齐天上前一步,搀扶住毕懋康,“这工地乱七八糟的,孟侯公不该来此的。”



“无妨的,年纪虽然大了,但还能挺几年。”毕懋康抬头看着前方三栋文渊阁主体建筑,欣慰地说道:“到了明年三五月份,应该可以将那些珍贵图书存放其中了。……此间应该可存图书百万册吧。若真的藏书百万,可谓世间藏书之所为最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后世可能会有藏书千万册的馆阁。”齐天不以为意地说道。



在后世,很多规模较大的高校图书馆,基本上都是收藏图书百万册。而那个时候,最大的图书馆为美帝的国会图书馆,藏有470多种语言的各种资料,已超过7560万件,其中仅图书就拥有362.4万种,1893万册以上,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藏书库。



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仅是依靠枪炮舰船的支撑,还要有文化的依托。所谓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国家强盛表现是需要文化支撑的。



“老夫很欣慰。”毕懋康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八十八章 终以贪心媚君禄



第(3/3)页



郑重地说道:“王上所倚,不全盲从于武力,而为文武并举,兼容并蓄。兼之,能重人惜才,体恤民力。假以时日,我大齐必将大兴。承我华夏文明,继我汉家传统,挽我中华历史,王上必将名流青史。”



“孟侯公,登陆汉洲,创建大齐,我们已经创造了历史,以后,每个人都会在史书上留下重重的一笔。”齐天感慨地说道。



“呵呵……,如此,老夫死而无憾了!”毕懋康笑道:“想想在大明为官宦游数十载,几无所成之事。及至暮年,无意游历汉洲,却也作出些许微末成绩。可惜,老夫如今已是风烛残年,恐不能见证王上所创伟业了。”



“孟侯公,……大理寺事务纷杂,要不你卸了此差事,以代长庚(宋应星)主持书册整理归纳工作?”齐天不由关切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1635汉风再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重庆老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重庆老Q并收藏1635汉风再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