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变,你们在此地好歹也能自持些许时日。”



“大人说的是。”娄裕文拱手应诺道:“我临海堡自两年前建立,至今开垦荒地不过三百余亩,除了高粱、土豆、玉米等一些粗苯粮食勉强出产些许,其他作物是难以种植。如今,通过不断堆肥集粪,近来也有数十亩地,出了一些果蔬,足堪本地居民和往来船只补给食用。若是,当真建了铁矿和钢铁厂,恐怕所增人员的副食消耗,必然不足。我等确需设法改善一二,以为长久打算。”



“我齐国海外狗儿岛(今澳洲圣诞岛)上生产磷酸盐矿,对贫瘠土质改良,效果颇佳。过些时日我便呈公文与工部,请求他们运些过来至临海堡。”毕正行说道。



“多谢大人成全。”娄裕文再次拱手施礼。



谷熽</span>  “无须如此,我等皆为大齐的强盛,尽自己一份力。”



在汉洲数年,毕正行最大的感受就是,此间官员力求务实尽心的态度。虽然很多人都是曾经大明境内落魄文人,也有部分只是粗通文墨的凡夫,身上没几分文采,更无倜傥风流,但所做之事,唯费心尽力。除了当初王上为汉洲民政大总管时,定下了若干民生考核条例,逼迫当政官员必须努力去完成各项指标。但更多的,或多或少是受到整个初生政权积极向上环境的影响,做事无不主动果决,敢为人先。



他们对齐国国力的日渐提升,实力的逐渐增长,人口的愈发增多,使得每个主政官员似乎都会从中感受到一丝与有荣焉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当然,更重要的是,随着齐国人口的迅速增加,拓展之地的不断延伸,每个官员的上升通道和晋升职务也是随之增加。有能力,又有实绩,更高的职位,更多的权力,会自然而然地赋予于你手上。今年只是一个小小的开拓地的指挥使,说不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自己很快就会变成一县之长,乃至一府之长。或许,部堂高官,总理之位,也是可以想一想的。



9月16日,毕正行一行两艘船行至三百里外的静江堡(今澳洲西部丹皮尔港附近卡拉萨市),一个人口也是只有百余人的小型补给中转点。



静江堡附近因为受海水潮汐的作用,有大量的盐沼,四周分布着若干红树林,远处是一片低矮的群山,土地亦如临海堡一般,依旧显得非常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八十三章 西部的艰难起步(二)



第(3/3)页



贫瘠。



船队在此处卸下了部分粮食和日用品,停留一晚后,便又继续往下一个补给中转点西宁堡(今澳洲西部卡那封市)而去,一座建立在河口的海边据点。



行船十余天来,终于再次看到了大片苍翠的景象,毕正行等人便知道,距离此次行程的终点——桂州堡(今澳洲珀斯市)已经不远了。



西宁堡虽然建立不过一年,但因为此地的地理条件相较于前面数个荒凉的补给点而言,要优越得多,一条西宁河(流经卡那封市的加斯科因河)从城外流过,沿着河流一侧,此地两百余居民先后开垦了近五百亩耕地,种植了一些易于生长的高粱、玉米、大豆、土豆,以及少量的小麦。看着绿油油的秧苗,西南地区大总管毕正行终于露出一丝轻松的神色。



能在土地开垦的第二年,地里的农作物就能有如此好的长势,那就意味着,此地土质较为肥沃,应该可以在明年就能实现完全的粮食自给,说不定还有富余,可供其他贫瘠地区食用。这对于新拓殖地区而言,是最为关键的事情。毕竟一味地从遥远的汉洲北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1635汉风再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重庆老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重庆老Q并收藏1635汉风再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