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3章 古之卫青霍去病
说明当朝辽东伯是古之卫青、霍去病一般的人物!
马踏长白山,平壤筑京观!
想想就激动!
承天门外,守门的禁卫,远远的就听到有人报捷。
辽东伯把高句丽灭掉了!
这可是大喜。
连忙把承天门打开,让出道路。
士兵一路跑到太极殿,喘的上气不接下气。
李世民已经得到了消息,站在殿中等候了。
“快,给他拿个凳子,倒水!”
一旁的小太监连忙去弄。
凳子来了,士兵没去坐。
这里是太极殿,他可没胆子坐。
只是接了水一口喝掉。
士兵擦了擦嘴,一边从怀里掏出奏章,递给小太监。
一边说道。
“皇上,柴国公、辽东伯、程大将军于平壤城外杀敌三万,一战灭了高句丽!”
“这是柴国公的奏章,他现在已经在回朝的路上了。”
李世民从小太监手上接过奏章,对着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翻开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等开看后,整张脸都笑成了菊花一样!
“好!好!好!你先下去吧。”
“去!通知在京四品以上官员,明日大朝会!”
次日。
卯时,天刚微微亮
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就已经来到了承天门前。
“百官进殿!”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喊。
禁卫打开了大门,百官鱼贯而入。
涌向太极宫。
按文武分开站队。
然后看向龙椅之上的李世民。
一同稽首。
“见过皇上。”
李世民对着他们抬了抬手。
从龙椅上起身,神采奕奕的看着百官。
声音激昂的说道。
“昨日,北征传来捷报。”
“柴国公,程大将军,辽东伯,于平壤城外,一战定江山!”
“荣留王高建武跪行出城请降后,为求赎罪让手下官员,将自己刺死在北征大军阵前。”
“高句丽已亡!”
“辽东伯于平壤城外,筑百米京观,以震宵小。”
“柴国公带回财物三百七十三万贯,粮食三十七万石。”
“已从平壤出海,于渤海经陆路转运回朝,不日即将归来。”
“另,辽东伯请奏,加派官员接收高句丽各地城池,加派大军用以守城。”
马踏长白山,平壤筑京观!
想想就激动!
承天门外,守门的禁卫,远远的就听到有人报捷。
辽东伯把高句丽灭掉了!
这可是大喜。
连忙把承天门打开,让出道路。
士兵一路跑到太极殿,喘的上气不接下气。
李世民已经得到了消息,站在殿中等候了。
“快,给他拿个凳子,倒水!”
一旁的小太监连忙去弄。
凳子来了,士兵没去坐。
这里是太极殿,他可没胆子坐。
只是接了水一口喝掉。
士兵擦了擦嘴,一边从怀里掏出奏章,递给小太监。
一边说道。
“皇上,柴国公、辽东伯、程大将军于平壤城外杀敌三万,一战灭了高句丽!”
“这是柴国公的奏章,他现在已经在回朝的路上了。”
李世民从小太监手上接过奏章,对着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翻开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等开看后,整张脸都笑成了菊花一样!
“好!好!好!你先下去吧。”
“去!通知在京四品以上官员,明日大朝会!”
次日。
卯时,天刚微微亮
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就已经来到了承天门前。
“百官进殿!”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喊。
禁卫打开了大门,百官鱼贯而入。
涌向太极宫。
按文武分开站队。
然后看向龙椅之上的李世民。
一同稽首。
“见过皇上。”
李世民对着他们抬了抬手。
从龙椅上起身,神采奕奕的看着百官。
声音激昂的说道。
“昨日,北征传来捷报。”
“柴国公,程大将军,辽东伯,于平壤城外,一战定江山!”
“荣留王高建武跪行出城请降后,为求赎罪让手下官员,将自己刺死在北征大军阵前。”
“高句丽已亡!”
“辽东伯于平壤城外,筑百米京观,以震宵小。”
“柴国公带回财物三百七十三万贯,粮食三十七万石。”
“已从平壤出海,于渤海经陆路转运回朝,不日即将归来。”
“另,辽东伯请奏,加派官员接收高句丽各地城池,加派大军用以守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