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爷指着他,“学什么狗叫,你闭嘴!”



又指挥汪太医,“你!麻溜儿地给他看看。”



说着,手指转了个方向,最终指向林小乖。



汪太医照做,认真给林小乖看了看脉象。



过了会儿,他低声问:“太爷,现在可以下诊断了吗?”



太爷哼了声,“下什么诊断,直接扎针!”



顿了顿,又瞅向林小乖,“把他也扎上。”



汪太医:“好嘞!”



一旁被冷落的荀院长:“……”



汪太医转身时,悄悄给荀院长递了个眼色,暗示没问题。



太爷的症状,的确需要扎针。



至于旁边的小孩儿,自然不能真照着太上皇的穴位扎,不过,对于从医二十年的他而言,做个障眼法不在话下。



——



林水瑶和程五郎站在外面等。



林水瑶问他,“相公,你请到汪太医给你看病了吗?”



程五郎颔首,“请到了。”



林水瑶又问:“他们没有开条件?”



“开了。”程五郎如实道:“照荀院长的意思,汪太医给我看诊的前提是我必须入清河书院念书。”



“那你怎么说?”



程五郎说:“我也开了条件,要一套他亲自注解的四书五经。”



林水瑶目前仅处于入学阶段,字儿都认不得几个,压根儿听不懂她家相公的意思。



程五郎见她一脸懵懂的样子,微微扬了扬唇,语气中不乏耐心,细细解释给她听。



他说得很通俗,林水瑶很快便明白了大概意思。



科举是寒门子弟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可每三年一届的考场上,除了寒门子弟,还有不少世家子弟。



寒门子弟所有的见识以及对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07章 皇太孙殿下



第(3/3)页



经义的理解,几乎全部来自于授课的夫子老师。



然而,在地方上教学的夫子,很大一部分自己都没能金榜题名,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自然不如大儒们来的透彻明晰。



寒门子弟跟着他们,长此以往,信息狭隘,眼界和见闻难免浅薄。



而世家子弟不同,他们从出生开始,起点就比寒门子弟高,家族的教育理念以及圈层的耳濡目染,种种优势叠加起来,便使得寒门子弟难以望其项背。



大燕史上寒门出贵子的先例也不是没有,但他们往往要比世家子弟多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



寒门子弟十年寒窗所吃的苦头,绝大多数世家子弟一辈子加起来都没能有这么多。



因而,在寒门子弟眼里,大儒们注解过的书,是无价之宝。



荀院长十九岁金榜题名,高中一甲探花郎,为臣二十五载,官拜礼部尚书,太上皇退位后,他便提前致仕还乡,开办了宣宁第一书院——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家有旺夫小福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嗷大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嗷大喵并收藏家有旺夫小福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