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第 33 章
下来,曲英一直在林斐三人表示要离开时,她才忽然想起,一把上前拉住林斐胳膊:“别走,我准备了烧烤材料,今晚就在英姐这儿咱们吃着烧烤喝冰啤!”
说完,曲英又晃晃手机,道:“我已经提前预订了代驾,到时你们让代驾开你们车回去也成,或者住村政府的招待室也可以,我都提前打点好了的。”
还真是,林斐差点忘记曲英那小院儿。
他笑着把装修时工人说到的话讲给程帅两人,又跟曲英道:“早就想看你那小院的风光了,现在正值春季,应该是繁花似锦的时候。”
曲英客气了声:“繁花似锦算不上,但处处有花绝对没虚话。”
等到了曲英的小院儿,林斐三人都瞬间嘴型以一个标准的“o”聚拢。
“太漂亮了!”张儒赫率先夸赞。
这可不就是他理想中的小院?小院是个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结构,两侧是平方,对着院门的是两层小楼。庭院两侧的墙面上攀爬着爬藤类月季,月季花还没完全爬满墙,但粉红色的硕大花朵已经完全盛开,粉色花朵会因日照强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深浅的粉色。
这种猛男粉,林斐三个大男孩哪个能顶得住啊?
就连林斐看见那两墙的粉月季都两眼直冒光:“这月季是什么品种?”
曲英笑笑:“就是很常见的粉龙,能开出这样爆花的效果,主要是我去年秋季种下时比较着急看花,在直播间里买了十二棵大苗,今年长到这程度,到秋天我就必须得起出来一半了,要不然全都伸展不开。到时起出来的粉龙就送你了。”
林斐连忙道谢。
曲英:“我还得跟你说谢呢,今天下午你交代那么多细节,都是我目前需要改进的地方。要知道,请个专家给我指点这些问题,一次少说也得花上千块。”
月季墙两侧,是用完整的青瓦圈的一个小花坛,里面种的是绣球,明显去年秋里曲英也是买的大苗,现在差不多已经到了花期,蓝紫梦幻般的花色十分迷人。
更别说小院里处处可见的花箱花盆了,里面种的各种花,有天竺葵、百万小玲、太阳花等等,全都在盛花期,白的橙的蓝的紫的,深深浅浅的红,浅浅深深的橘,整个小院简直就是在花的世界中。
“像在逛花市。”程帅吐出气,说道:“英姐你花种得可真好,有你这样耐心悉心的照料,相信你大棚里的菜也会有很好的收成。”
曲英已经知道这两个小伙是林斐的同学,也是农学院的学生,她客客气气地谦虚两句,随后在烧烤时简单说起了她来这边的经历。
曲英之前从事互联网工作,年轻时太拼命导致身体和精神上都有些问题,看现在还挺流行到农村疗养生活,找了一千多里地,最终决定在桂瑶村定居,并在村书记大力推销下,承包了这边20亩荒地。
“不过这边的地实在太便宜了,一亩地每年承包价也才370块,我那阵子在网上看了个纪录片,大概讲述的是一个生态农场的建立。当时桂瑶村的书记不一直推荐我去搞那什么大棚菜种植项目嘛,我寻思着先搞大棚菜让自己农场先有一定的营收能力,然后再慢慢去建设生态种养一体化的农场。”曲英道。
林斐不得不承认这个曲英姐确实很有想法。
她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没想到深入聊聊才知道她今年竟然已经46岁了,而且女儿也都送去国外大学在读。
说完,曲英又晃晃手机,道:“我已经提前预订了代驾,到时你们让代驾开你们车回去也成,或者住村政府的招待室也可以,我都提前打点好了的。”
还真是,林斐差点忘记曲英那小院儿。
他笑着把装修时工人说到的话讲给程帅两人,又跟曲英道:“早就想看你那小院的风光了,现在正值春季,应该是繁花似锦的时候。”
曲英客气了声:“繁花似锦算不上,但处处有花绝对没虚话。”
等到了曲英的小院儿,林斐三人都瞬间嘴型以一个标准的“o”聚拢。
“太漂亮了!”张儒赫率先夸赞。
这可不就是他理想中的小院?小院是个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结构,两侧是平方,对着院门的是两层小楼。庭院两侧的墙面上攀爬着爬藤类月季,月季花还没完全爬满墙,但粉红色的硕大花朵已经完全盛开,粉色花朵会因日照强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深浅的粉色。
这种猛男粉,林斐三个大男孩哪个能顶得住啊?
就连林斐看见那两墙的粉月季都两眼直冒光:“这月季是什么品种?”
曲英笑笑:“就是很常见的粉龙,能开出这样爆花的效果,主要是我去年秋季种下时比较着急看花,在直播间里买了十二棵大苗,今年长到这程度,到秋天我就必须得起出来一半了,要不然全都伸展不开。到时起出来的粉龙就送你了。”
林斐连忙道谢。
曲英:“我还得跟你说谢呢,今天下午你交代那么多细节,都是我目前需要改进的地方。要知道,请个专家给我指点这些问题,一次少说也得花上千块。”
月季墙两侧,是用完整的青瓦圈的一个小花坛,里面种的是绣球,明显去年秋里曲英也是买的大苗,现在差不多已经到了花期,蓝紫梦幻般的花色十分迷人。
更别说小院里处处可见的花箱花盆了,里面种的各种花,有天竺葵、百万小玲、太阳花等等,全都在盛花期,白的橙的蓝的紫的,深深浅浅的红,浅浅深深的橘,整个小院简直就是在花的世界中。
“像在逛花市。”程帅吐出气,说道:“英姐你花种得可真好,有你这样耐心悉心的照料,相信你大棚里的菜也会有很好的收成。”
曲英已经知道这两个小伙是林斐的同学,也是农学院的学生,她客客气气地谦虚两句,随后在烧烤时简单说起了她来这边的经历。
曲英之前从事互联网工作,年轻时太拼命导致身体和精神上都有些问题,看现在还挺流行到农村疗养生活,找了一千多里地,最终决定在桂瑶村定居,并在村书记大力推销下,承包了这边20亩荒地。
“不过这边的地实在太便宜了,一亩地每年承包价也才370块,我那阵子在网上看了个纪录片,大概讲述的是一个生态农场的建立。当时桂瑶村的书记不一直推荐我去搞那什么大棚菜种植项目嘛,我寻思着先搞大棚菜让自己农场先有一定的营收能力,然后再慢慢去建设生态种养一体化的农场。”曲英道。
林斐不得不承认这个曲英姐确实很有想法。
她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没想到深入聊聊才知道她今年竟然已经46岁了,而且女儿也都送去国外大学在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