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李渊的遗诏是用一国之灭来为自己送葬,所以李世民坚持停灵柩于太极殿,一直等到秦锋和李秀宁的征倭大军凯旋归来才会下葬。



但文武百官不知道的是,秦锋其实要打两场仗。一场是征倭,一场是平林邑。



至于为什么平林邑,就在李渊驾崩的当天,广西巡抚许敬宗一封加急文书就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头:林邑国突然进犯界首关,被守军击退,但林邑国仍然陈兵五万余在关外虎视眈眈。



这下顿时勾起了李世民心中的无名怒火,要知道南海诸国里,就这林邑极其不老实,真腊已经不止一次控诉林邑挑起两国间的战争了。不仅如此,林邑海盗在南海极其猖狂,大唐的海商有武力保护还好,室利佛逝和真腊的沿海被屠戮不是一次两次了。在南海舰队当元帅的李孝恭,可是不止一次写奏折请求平林邑了。



以前李世民没答应,一是南方气候不利于北方士卒,要知道李孝恭身体够强壮吧,被水土不服都给折腾在床上躺了半年多才能站起来;二是当时吐蕃、高句丽两强威胁大唐西边和东北,李世民懒得管林邑那个烂摊子。



现在可不一样了,渊盖苏文发动政变夺得高句丽大权后,立即和大唐修好,表示高句丽只求苟活于鸭绿水之南。而吐蕃那边,被苏烈带着一帮小辈来回了一次,禄东赞算是蔫了,弃宗弄赞估计也撑不了太久了,吐蕃献土于大唐指日可待。δhu五



好了,李世民有空了,林邑又恰好跳了,还选择了在李渊去世的时候跳,那就别怪怒火冲天的李世民用霸道那解决问题了。



李世民的霸道是什么,大军过来砍了再说,是不是砍错了砍完了再讨论。



李孝恭在长安奔丧,掌管南海舰队的是上一任广东巡抚冯盎的四子冯智彧。



按道理说,作为广州的地头蛇,冯盎是不会干出将自己的儿子送进南海舰队的事情的,毕竟冯盎很清楚李世民对地方豪强的态度。但问题就是,冯盎的这个四儿子海上的本事很不错,被李孝恭给看中了,李孝恭特请了旨,然后冯智彧就进了南海舰队了。



秦锋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赶到了广州府,随同出征的两万天策军,现在估摸着才进湖北省,没有月余的时间到不了广西。kánδんu5



而秦锋之所以来广州府而不是去广西,就是为了不惊到林邑国。当然,还有第二个意思,那就是林邑国国土狭长,南海舰队不来个拦腰一击,似乎有点浪费。



秦锋到了广州府,两广行省的巡抚也都到了。



匆匆见礼毕,秦锋顾不得疲惫,先向许敬宗询问林邑国为何进犯大唐。



当知道了原因后,秦锋顿时哭笑不得,一切的原因,就在于粮食。当然,也有林邑国自身的野心,但粮食的问题却是根本。



为什么说粮食的问题是根本呢?



大唐对粮食的需求极大,虽然这些年没有什么灾祸连年丰收,但从李渊延续下来的积粮政策却并没有废除。因此大唐朝廷除了收购国内百姓手里的余粮外,还疯狂从海外进口粮食。



这样一来,能够一年三熟的南海诸国就进入了大唐视野。



即使从林邑国引进了稻种,大唐的南方诸省也都开始推行双季稻,且广东和海南两省更是一年三熟,但这并不代表大唐不进口粮食。



大唐从海外诸国进口粮食,一是填充官仓,二是也加强和南海诸国的经济联系。但没想到的是,就是进口粮食上的不平衡,让林邑国对真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平行世界之大唐天策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风影云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影云影并收藏平行世界之大唐天策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