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的将士们在衍初三年来临之前回到了首都盛安城,凯旋的她们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其中最值得注目的当然是作为皇太女的元光,在这场战役之中,元光战时勇敢果断,战后勤理政务,为民请命,她的表现让天下人都发自内心地认可了这位少年储君。
当然,在平叛之中涌现的年轻将领所散发的光芒也不容忽视,她们作为宣威侯曹延襄和赤云将军杨英的后继之人,以自己的实力告诉陛下和百姓,若再有劲敌来犯,她们的枪锋决不轻饶。
这一次在平叛中有突出贡献的齐蛮等人也在回京受封之列,她们所有人的付出和牺牲都应该被褒奖。
胜利,当然是付出了鲜血的代价,阵亡的数万名将士均按功勋和规定做了抚恤,有功的将士也得到了封赏。
叛军颠覆大周元氏政权的阴谋被挫败,展望而去,新的一年就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到来了。
盛大而冗长的典礼结束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在麟德殿中觥筹交错的庆功宴,直到深夜,热闹而喜庆的氛围才逐渐散去,元光终于等到时机与母皇好好聊一聊。
离别近两年,她有太多的话要对母皇说了,她深思熟虑后做了一个鲁莽且幼稚的决定。
含英殿内,沐浴更衣后的皇帝放下了在大典和宴会上端着的架子,签批了几分紧要奏章后准备就寝。
人到中年的元衡已经清晰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她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般有彻夜的功夫来应对政务了,她出于长远考虑,现在需要劳逸结合了。
元衡才刚走到寝殿中,就听到宫人向太女请安的声响,她一抬头,明黄的幔帐后出现了女儿匆匆忙忙的身影。
“女儿给母皇请安,今夜女儿想和母皇一块儿睡。”穿着寝衣的元光亲自抱着枕头和被褥试探地问。
小时候,每次当她在读书中有独特的见解,有“长篇大论”对母亲说时,她就会赖着和母亲一块睡。
那时候也像现在这样,将自己寝具抱来。
元衡微笑,她哪里看不懂,这是女儿向自己示好呢。
出征之前,母女二人曾经闹过不愉快,这些不必再细细翻过,元光是想用小时候亲密无间的方式小心翼翼修复母女关系。
慈爱的帝王像年轻的时候拍拍床榻,示意女儿过来。
得到母皇“赦免”的元光有一瞬间的雀跃,她挥手屏退了宫人,自己利落爬上床把寝居安置好。
“当时是女儿冲撞了母皇,女儿恳请母皇的原谅。若是没有此番监军的经历,女儿只怕无法悟透母皇的教诲,更无法明白自己的使命和母皇的坚持。”
“母皇能不能原谅女儿的鲁莽?”
意气风发的皇太女在严格的母皇面前收敛了她张扬的气焰,浑身炸毛、张牙舞爪的小老虎在威严的王者母亲面前也变得听话了。
“还有呢?”
元衡倚靠着雕刻着腾龙舞凤的床头,半眯着眼,等待着女儿的“表演”。
母皇果然要秋后算账。
元光心里一叹,独自领兵前往木兰关的事总还是要给个交代的。
“那时军情紧急,母皇也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又得到了强兵劲旅的援助,自然要趁早拿下木兰关才是。女儿是有些冒进,但幸好大胜而归,以后
当然,在平叛之中涌现的年轻将领所散发的光芒也不容忽视,她们作为宣威侯曹延襄和赤云将军杨英的后继之人,以自己的实力告诉陛下和百姓,若再有劲敌来犯,她们的枪锋决不轻饶。
这一次在平叛中有突出贡献的齐蛮等人也在回京受封之列,她们所有人的付出和牺牲都应该被褒奖。
胜利,当然是付出了鲜血的代价,阵亡的数万名将士均按功勋和规定做了抚恤,有功的将士也得到了封赏。
叛军颠覆大周元氏政权的阴谋被挫败,展望而去,新的一年就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到来了。
盛大而冗长的典礼结束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在麟德殿中觥筹交错的庆功宴,直到深夜,热闹而喜庆的氛围才逐渐散去,元光终于等到时机与母皇好好聊一聊。
离别近两年,她有太多的话要对母皇说了,她深思熟虑后做了一个鲁莽且幼稚的决定。
含英殿内,沐浴更衣后的皇帝放下了在大典和宴会上端着的架子,签批了几分紧要奏章后准备就寝。
人到中年的元衡已经清晰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她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般有彻夜的功夫来应对政务了,她出于长远考虑,现在需要劳逸结合了。
元衡才刚走到寝殿中,就听到宫人向太女请安的声响,她一抬头,明黄的幔帐后出现了女儿匆匆忙忙的身影。
“女儿给母皇请安,今夜女儿想和母皇一块儿睡。”穿着寝衣的元光亲自抱着枕头和被褥试探地问。
小时候,每次当她在读书中有独特的见解,有“长篇大论”对母亲说时,她就会赖着和母亲一块睡。
那时候也像现在这样,将自己寝具抱来。
元衡微笑,她哪里看不懂,这是女儿向自己示好呢。
出征之前,母女二人曾经闹过不愉快,这些不必再细细翻过,元光是想用小时候亲密无间的方式小心翼翼修复母女关系。
慈爱的帝王像年轻的时候拍拍床榻,示意女儿过来。
得到母皇“赦免”的元光有一瞬间的雀跃,她挥手屏退了宫人,自己利落爬上床把寝居安置好。
“当时是女儿冲撞了母皇,女儿恳请母皇的原谅。若是没有此番监军的经历,女儿只怕无法悟透母皇的教诲,更无法明白自己的使命和母皇的坚持。”
“母皇能不能原谅女儿的鲁莽?”
意气风发的皇太女在严格的母皇面前收敛了她张扬的气焰,浑身炸毛、张牙舞爪的小老虎在威严的王者母亲面前也变得听话了。
“还有呢?”
元衡倚靠着雕刻着腾龙舞凤的床头,半眯着眼,等待着女儿的“表演”。
母皇果然要秋后算账。
元光心里一叹,独自领兵前往木兰关的事总还是要给个交代的。
“那时军情紧急,母皇也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又得到了强兵劲旅的援助,自然要趁早拿下木兰关才是。女儿是有些冒进,但幸好大胜而归,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