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书房,去盗取那幅《秦光百鸟图》。
由于整个成亲王府的内部构造已经大致了解,所以三人潜入的速度,倒也快上了许多。除了避开一些必要的巡逻与暗哨外,基本上一帆风顺,顺风顺水的就来到了王府的主书房中。
轻轻一推门,拉开了一条细缝,然后三人立刻钻了进去,静静地阖上了门阀。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长约近丈,宽约四尺的金边书案,案几后还有数张宽阔高大的书柜,里面整整齐齐地呈放着密密麻麻的书籍卷册。
看得人一时间,倒是眼花缭乱。
书案上还有好几本卷册未曾阖上,应该是白日成亲王还未阅读完,随意摆放在案面上。
“没想到这个成亲王倒还真有些学问,居然在书房中堆积着这么多书册,看得我眼都花了。”卫青走到一个书柜前,有些咋舌地说道。
孟会也粗略地看了看,低声说道:“当年成亲王权倾一时,几乎与现在的宏广国主叫板,绝不简单。今日来了书房一看,才知道当真不凡。这么多书册,光阅读量都是够呛。”
“再不凡,今日也是闲云野鹤,发配在家,架空了权利,他这个亲王也是名存实亡。”伏君冷淡地说道,他对于成亲王可没有一点好感,若是对方现在站在他面前,他倒真是想要施以老拳,狠揍一番,方才出气。
孟会和卫青微微一愣,似乎没有想到伏君会对成亲王如此不感冒,仿佛还有些强烈的厌恶。
他们是为了任务而潜入王府,可伏君不同,他是为了父母。
两者的初衷和动机,大相径庭。
不过,两人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在见识了伏君的身手后,他们心中便对这个少年存了一份敬畏。
只有孟会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似乎伏君也是听见要潜入成亲王府,方才决意要加入的。
莫非,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秘?
“如此,我们便分头开始找吧,不要在这里停滞太久,否则可能生变。”
伏君的话让卫青和孟会点点头,当下便分成三批,各自搜索起来。
《百行诗》《千字文》《国都旧闻》《古今大观》《乌绍观止》……一目目看去,倒真是各式各样,堪称琅嬛,诗词经易,均有涉猎,看来这个成亲王还真是一个颇有学识的人。
只不过,在弄清自己父母的踪迹前,此人和自己有仇有怨。
可三人反反复复找了数遍,都没有见到《秦光百鸟图》的踪影,这倒是让他们有些心急了。
若是找不到《秦光百鸟图》,那么今晚的潜入计划,也就等于失败。
伏君停下手脚,看了看书房四周布局,猛然在脑际浮现出一句话:
若获拱璧,名器,字画,贮藏锦囊,藏于密室,虽至戚不以示也。
这段蒲松林写在《聊斋志异》中的话,给了伏君突破点,让他心想道:
不管这个任务的委托人为什么要这幅画,总之不是珍贵,就是隐秘,见不得光。
若是珍贵,当然要好好收藏,以免盗窃;若是见不得光,就更要小心翼翼,放置起来,不可能让人容易找见。
这样一来,肯定是放置在暗室或是暗格中的可能
由于整个成亲王府的内部构造已经大致了解,所以三人潜入的速度,倒也快上了许多。除了避开一些必要的巡逻与暗哨外,基本上一帆风顺,顺风顺水的就来到了王府的主书房中。
轻轻一推门,拉开了一条细缝,然后三人立刻钻了进去,静静地阖上了门阀。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长约近丈,宽约四尺的金边书案,案几后还有数张宽阔高大的书柜,里面整整齐齐地呈放着密密麻麻的书籍卷册。
看得人一时间,倒是眼花缭乱。
书案上还有好几本卷册未曾阖上,应该是白日成亲王还未阅读完,随意摆放在案面上。
“没想到这个成亲王倒还真有些学问,居然在书房中堆积着这么多书册,看得我眼都花了。”卫青走到一个书柜前,有些咋舌地说道。
孟会也粗略地看了看,低声说道:“当年成亲王权倾一时,几乎与现在的宏广国主叫板,绝不简单。今日来了书房一看,才知道当真不凡。这么多书册,光阅读量都是够呛。”
“再不凡,今日也是闲云野鹤,发配在家,架空了权利,他这个亲王也是名存实亡。”伏君冷淡地说道,他对于成亲王可没有一点好感,若是对方现在站在他面前,他倒真是想要施以老拳,狠揍一番,方才出气。
孟会和卫青微微一愣,似乎没有想到伏君会对成亲王如此不感冒,仿佛还有些强烈的厌恶。
他们是为了任务而潜入王府,可伏君不同,他是为了父母。
两者的初衷和动机,大相径庭。
不过,两人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在见识了伏君的身手后,他们心中便对这个少年存了一份敬畏。
只有孟会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似乎伏君也是听见要潜入成亲王府,方才决意要加入的。
莫非,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秘?
“如此,我们便分头开始找吧,不要在这里停滞太久,否则可能生变。”
伏君的话让卫青和孟会点点头,当下便分成三批,各自搜索起来。
《百行诗》《千字文》《国都旧闻》《古今大观》《乌绍观止》……一目目看去,倒真是各式各样,堪称琅嬛,诗词经易,均有涉猎,看来这个成亲王还真是一个颇有学识的人。
只不过,在弄清自己父母的踪迹前,此人和自己有仇有怨。
可三人反反复复找了数遍,都没有见到《秦光百鸟图》的踪影,这倒是让他们有些心急了。
若是找不到《秦光百鸟图》,那么今晚的潜入计划,也就等于失败。
伏君停下手脚,看了看书房四周布局,猛然在脑际浮现出一句话:
若获拱璧,名器,字画,贮藏锦囊,藏于密室,虽至戚不以示也。
这段蒲松林写在《聊斋志异》中的话,给了伏君突破点,让他心想道:
不管这个任务的委托人为什么要这幅画,总之不是珍贵,就是隐秘,见不得光。
若是珍贵,当然要好好收藏,以免盗窃;若是见不得光,就更要小心翼翼,放置起来,不可能让人容易找见。
这样一来,肯定是放置在暗室或是暗格中的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