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说了,有千千万万种可能,至于是谁,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楼先生的存在,那是一个符号。



而这样的符号,这世界上,至今仍旧有不少。



这符号的存在,是好还是坏?



也不是我等凡俗之人可以轻易判别的。



只能用一句话囫囵过去:存在即合理。



这里想要详说的是,最开始的楼先生,究竟是谁?



最开始的楼先生,是不是真的姓楼,无人知晓,不过在他20岁的时候,也就是民国十年1922年的时候,他刚从珠江渡口的疍家小破船里走上岸,就对外宣称,自己姓楼,名叫楼神机。



什么是疍家?



其实就是珠江一带,陆地上没有一席之地,只能在珠江里头的小破船里面漂泊流浪的穷人的别称。



羊城至今仍旧有一道很出名的小吃,名叫“艇仔粥”,便是疍家人吃的粥水演变而来的。



一些小虾小米小贝壳,用来熬粥填肚子,实则清贫苦逼的一道菜,如今竟然成了外地人来羊城品尝美味的一道招牌之一。



也算是讽刺。



1922年,正直军阀混战时期,北方有直系奉系皖系三大派系干得不可开交,南方有滇系、桂系、黔系、川军等牛鬼蛇神群魔乱舞。



总而言之,其混乱程度,堪比唐朝灭亡之后的五代十国。



各大军阀体系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今天我和你联合干翻他,明天你和他反过来怼我,后天我和他联合起来搞你,总而言之,就是为了利益,各种干。



打来打去,最后的遭殃的,自然是平民百姓



(本章未完,请翻页):975楼先生「2」



第(3/3)页







所以老祖宗有一句话:



宁做盛世狗,不做乱世人。



乱世的平民百姓,真如蝼蚁一般,食不果腹算是小事,没准今天还活蹦乱跳,明天就成了一条死狗。



而彼时,羊城在陈炯明的治下,还算是比较和平。



珠江里头,船只如织,商贸发达。



洋人的豪华游艇,商人的巨大货船,和穷人的小渔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疍家人一生在水上生活,因为他们在陆地上没有立锥之地,在清朝时期,他们甚至不当做是人看。



彼时很多疍家人,依旧很卑微,除了上岸买必备的生活用品之外,其余时间很少会上岸,因为上岸就意味着歧视,意味着可能会被无缘无故揍一顿。



至于疍家人的小孩,他们则会在商贸渡口处,划着个小木盆,或者坐着个小竹排,来到客船上下口处乞讨,只想着求那些高高在上的富贵之人,又或者是那些住在沙面租借的洋人们,给一点吃的,或者一点小钱。



在如此环境之下,有一只疍家小船,却与众不同。



这只小船,从不乞讨,也从不卑微。



每每靠岸之时,竟还会有富家商人,又或者权贵豪门,躬身前来拜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走偏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二不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二不哈并收藏走偏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