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人心隔肚皮,三叔被工友挖坑,还好有堤防



第(1/3)页



三叔跟着张发财来到大轮码头西岸,就见到这里一整条街,人流汹涌,摩肩擦踵,有无数小商贩在这里摆地摊,卖的大多数都是从长江下游,南京,上海,江苏那边带来的玩意儿,甚至偶尔还会看到外国货。



因为这些玩意,有不少是偷偷从外地带来的,上不得台面,所以当地人就将这里称呼为“走私地摊”。



这个地摊的繁荣昌盛,还得归功于国家的政策。



九江作为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早在1980年,国务院就将其批准为外贸港口,这里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西部推进的重要过渡地带。



所以自80年代起,这里就开始经济腾飞,迅速发展,一度成为和南昌并驾齐驱的一大飞马。



也正是沿江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使得九江和南京、上海、乃至东南海岸毗邻国家,增加了交流和贸易,不少从外地来九江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带一些“私货”或者“好货”,然后来这里转卖。



此时,三叔和张发财走在大轮码头西岸,人群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地摊密密麻麻,一个接着一个。



很多过往的人,或停下来问货,或有说有笑,或左顾右盼;而摊贩们,或卖力吆喝,或在和顾客讨价还价,或在展示自己的产品。



张发财笑呵呵的,对我三叔说:“阿岩,这里热闹吧?”



“觉不觉得这里就是赚钱的天堂?”



“要是我有钱了,也来这里摆地摊做生意,搞搬运累死累活可能没人家一天赚的钱多!”



三叔点了点头,四顾张望,发现这里的地摊货,其实都没有卖很贵重的东西,最多的是鞋袜、衣服、水果,鱼产品等等。



这些小摊贩,几乎都打上了外地名堂,比如卖衣服的,大声吆喝“上海原装进口货!最后几件!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又比如卖鞋子的,大声吆喝“温州皮革厂厂家价直销”!



总而言之,都不打本地招牌,好像外地的货才是好货,外地的月亮比较圆。



至于他们卖的是不是外地货,那就无从考证了。



这里也有卖玉石、佛珠、挂坠的,不过是少数,而且地摊货都是次品,不贵。也打着外地口号,比如南京玉石市场进货,又或者说是上海带来的货,非洲原石玉!



三叔心中不由叹气,这种泥沙具下的污浊之地,恐怕都是些滑溜溜的“小泥鳅”,又怎么可能会有大鱼?



这些小摊贩,也是为了生存而耍尽心机,搞出各种噱头,斤斤计较,贼精得很,去给他们下套,那就没意思了。



正如此想着,这时候,张发财突然说:



“阿岩,你想不想买点私货?”



三叔一愣,“私货?什么私货?”然后打趣笑道:“温州皮革厂的皮鞋吗?”



张发财立即数落三叔,说:“看来你不但头发短,见识还短!”



“我说的私货,又怎么可能是皮鞋这种满大街都是的东西!”



“我告诉你,这里之所以叫做走私市场,那是因为,这里真的有不少走私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走偏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二不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二不哈并收藏走偏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