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迫在眉睫,尤其是新政打开以后,会有更多新任的官吏,他们更需要严格的思想把控。



一套完善的动员体系里,有一个非常核心点:思想传达效率。



小胡子的德意志动员能力强,就是因为全国上下认同他的那一套,组织内部分析少,效率自然高。



你看看,陈东现在玩70万亩地,和户部已经撕逼到大家都累了,还有一众的官员瞧不起他。



这就是组织内部消耗的弊端。



而且大宋内部各个衙门都有相互消耗的现象。



大家互不认同,缺乏统一思想指标。



这样的朝廷、官府,如何推行新政?又如何打败金国?



所以,不仅仅制度要革新,思想组织,也要革新!



太学要改革!



当然,赵宁一贯的手法,先不动原来的,另起炉灶,再找准机会干掉原来的,以新的代替。



杨时离去之后,赵宁便在文德殿提笔开始写他自己的书:《官论》、《实事求是》。



宋朝儒学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例如二程的“穷理”,意思是穷究事务之理。



例如杨时的致知必先格物。



所谓致知就是达到完善的理解,而格物是探索万物规律。



杨时的意思是,你想要对事物达到完善的理解,就必须去探索万物的规律。



这是古代的唯物哲学思想。



至于官学改革的这个人,赵宁并不需要他有21世纪的思想,官学的意义在于一定程度上归整官员行为。



也就是不断教育官员。



杨时所说的“德”,是新官学之一,是可取的。



这些都是官员的新标准。



当然,官学只是规范之一,更多的还是起到统一思想,提高效率的作用。



真正要监察,还是得有专门的衙门来,大宋朝的御史台,就是监察官员的。



监察部门赵宁先不急着整顿,事情一步步来。



接下来的时间,赵宁倒是对政务的过问不多,他天天跟陈规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88章 开万世太平,是否为道?(第三更)



第(3/3)页



一起探讨新学事宜。



所谓的新学,与官学是不一样的。



官学是规范官员,新学则是向民间培养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并非官,但可以是吏。



格物院在靖康三年五月二十二日的炎热盛夏中,低调成立。



然后开始向天下广招人才。



第一个被赵宁瞄准的就是北宋末年农学家陈敷。



五月二十三日,就在格物院成立的第二日,汴京学院也低调挂上牌匾。



五月二十五日,罗从彦从洛阳抵达汴京,被宣召入宫面圣。



赵宁见到罗从彦,罗从彦也有幸见到当今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画凌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画凌烟并收藏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