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拔萝卜带泥,朕要把它办成一场大案



第(1/3)页



高俅虽说以前是幸臣,但年轻的时候好歹跟苏子瞻混过,学识方面还是有的,后来又去西北,在刘仲武那里刷过军功。



刘仲武就是两宋之交抗金名将刘錡的父亲。



高俅的军旅生涯还是有些小故事的,现在看来,让他办这点事,能力还真是绰绰有余。



至少赵宁看到这份招供书就很满意。



怎么?



这份招供书牵扯进来许多官员?



这还是次要的。



牵扯进来再多官员,那都是一锤子买卖的抄家,有钱拿固然是好事。



可王寻这件事,还反馈了两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一、王寻的儿子为了少受皮肉之苦,把王寻高价卖宗泽粮食的事也抖了出来,8贯一旦!



二、王寻的家产中,竟然有良田3000亩!



为什么说这两点很严重?



一个反映出河北之地,某些商人此时的嘴脸,除了王寻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商人在发国难财?



二是反映出王寻这样的人,正在利用手里的钱,快速吞噬社会资源,也就是俗话说的土地兼并。



一个商人,居然有3000亩地!



这正常吗?



这在大宋朝太正常了,但这在大唐朝就不正常!



唐朝有均田制,宋以前的朝廷都在变着法的遏制土地兼并。



到了大宋朝,就关于土地兼并这件事,直接躺平了。



大宋:诶,我就是躺平了,你们爱咋滴咋滴去吧。



王寻的田产一事,只是管中窥豹。



他有钱,结交有权的人,自然可以兼并良田。



这样的后果就是,无数人失去田,沦为佃户,地主随意涨租,佃户种不起田,成为流民。



大宋朝的流民,是出了名的一大社会问题。



国家资源被上层阶级快速啃食,连一丁点都不留给下面的人。



以至于,此时河北、河东之地,不仅被金军横扫,更是盗贼四起,民不聊生。



看到这里,赵宁是又愤怒,又他妈的高兴。



愤怒是怒赵宋历任官家的不作为,以至于国朝千疮百孔,才开国一百多年,利益集团已经将国家啃得七七八八。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72章 拔萝卜带泥,朕要把它办成一场大案



第(2/3)页



现在不仅仅是民族矛盾啊,还有内部的阶级矛盾!



高兴是因为,这份名单上的官员,也不算少了。



这个王寻,他不仅仅有自己的冶铁坊、良田,还做茶叶买卖。



北宋时期是茶叶真正开始兴起的时期,这一时期,大部分茶叶还种植在南方,以漕运运河运入京师。



如果将茶叶运到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画凌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画凌烟并收藏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