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所以现在还勉强还扛得住。



“这回没问题了吧,走咱们去试试水了!”



看着加上龙骨似模似样的铁船,宋扬拍了拍手十分满意的说道。



“王爷,这大天黑的咱们去哪试水?”老师傅靠在墙角有气无力的问道。



“哦对,江里这时候看不清了情况了,有漏点也找不到。”宋扬点点头深以为然的说道。



听他这么一说,几人都以为今天就此下班了。



连靠在墙角的老师傅都坐直了身板儿。



结果,还没高兴起来,就听宋扬这个狗比说道:“那咱们去船厂吧!”



江州造船厂有几条水道是从镜湖里引水进工棚的。



在工棚里可以点着灯火。



宋扬说起船厂,老师一阵无语。



您说您刚才要是听咱的,咱们早点儿去船厂那里,直接在那边造船不好吗!



船厂那么些个工人,大家伙儿一起干,这小破船早就弄好了!



可是老师傅不敢说,只能听着宋扬咧咧。



宋扬也是自觉良好,没认为自己哪有问题……



刘保王木月虽然累,但铁船已经弄好了,也就不差下水这一哆嗦了。



宋扬让护卫找了一辆拉粮草的辆板车过来,顺便又去护卫营找了几个帮手。



十来个人费劲巴拉的把小船抬上了板车,差点儿直接把板车压翻了。



摆正了位置,几个人都翻身上了板车。



这一刻,连宋扬这个强化身体都觉得身上一轻舒坦至极。



打发了来帮忙的护卫回去,还是他们几个人。



宋扬亲自坐在前头拿起了小皮鞭。



只见宋扬抬起皮鞭一抽老黄牛屁股:“驾!出发!”



老黄牛:“哞……”



板车,原地晃了晃硬是没动地方!



“咳咳!咱们下车,搭把手推下!”宋扬干咳两声道。



老黄牛刚才才拉着一条铁船外加好几个人,能起步才怪。



大家只好又下了车,费劲巴拉的推着牛车缓缓的往船厂走去。



到了船厂,刘保听见了寅时的梆子,再有半个来时辰天该亮了!



宋扬等人来到船厂,这里依旧是灯火通明,两条进度不一的大船正在连夜制作。



宋扬要造大海船,而且要的比较急。



工人们现在是三班倒白加黑,加班加点的忙碌。



其中一艘已经初具规模,明年就能下水了。



宋扬有日子没来了,看到大船进度顿时来了兴趣。



他往大船走过去看进度,船工老师傅立刻放松下来,直接靠在牛车上睡着了。



刘保和王木月也没精神头了,一个个斜着牛车打起了瞌睡。



只有四个护卫十分敬业,强忍着劳累跟在宋扬身边走向大船。



看到宋扬几人,进度快的大船上,下来一个中年男子。



这人名叫林盛是船工老师傅林会的大徒弟也是侄子。



早就成手了,可以做一艘船的大工匠了。



大工匠就是工班班长,可以处理本工班负责的这条船的一切基本问题。



也是负责本工班的各种生产任务。



他看到宋扬过来,忙的上来见礼。



“王爷!这大半夜的,您怎么来了!”林盛跑过来小心的问道。



这个点儿了,宋扬亲自来了,他以为出了啥事儿呢。



“下午和你老叔研究个铁船,弄差不多了。这不是来试试水嘛。”宋扬指了指身后的牛车上说道。



“哦?铁船”



林盛一愣,和他叔反应差不多。



“一会儿试水都去瞧瞧。”宋扬笑着说道。



“那行。草民就借您的光,见识见识铁船下水。”林盛也笑道。



他刚才扫了一样牛车看到那边三人在打瞌睡,便知道这船是熬夜赶出来的。



“来,正好来你这了,看看这船的进度。”宋扬指了指大船道。



“好嘞!您跟草民来,草民带您上去转转?”林盛点头哈腰的邀请道。



宋扬点点头示意林盛带路。



踩着踏板上了大船,站在船头便能看清船上的大概情况。



船头和船尾已经用龙骨连上了。



牵头部分船底已经做好了,脚下的夹板铺了三四米,方便大师傅们在这里观看整体进度和问题。



这船上一共有二十几个工人,都在加班加点的忙活。



现在工匠们分成了三个小组,一个在做宋扬脚下的船舱,一个在做中间船底,还有一个在外侧做加固和拉螺栓的工作。



这大船是宋扬要求造的,按照工匠们的介绍,宋扬觉得这种大船别说去日本。



东南亚,中东非洲也能去得。



“王爷。这便是前仓,整个前仓会涂上桐油,再用闸门封死。中仓和后仓也是这么操作。”



站在船头甲班林盛指着他们脚下的这个船舱介绍道。



宋扬点点头道:“嗯!不错!这样可以起到防御触底漏水的作用。万一沉前面破了,关上密封舱门,还有后面两个仓能用。”



“王爷慧智!一眼就看出其中奥秘!”林盛抱拳佩服的说道。



他是真的佩服,宋扬的确是一语中的。



宋扬微微点头,随即又想到了什么,看向林盛问道:“船底都分仓了,你们还不知道铁可以浮在水面?”



船底分仓,在宋扬看来,已经是掌握了浮力的原理了。



毕竟封闭船舱保留空仓这种操作,在后世的舰船中是基本东西。



结果林盛摇摇头,表示没见过铁船能漂的。



而且这种封闭的作用,也只是为了防止漏水仓的水会倒灌入整个船底。



或者说目的是减缓事故时的沉船速度。



宋扬明白了,现在的船工们距离浮力的真正含义就在临门一脚。



懂一些,又没有完全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废土种田:文明新纪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吃大肉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吃大肉串并收藏废土种田:文明新纪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