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很长的绕路运输费用。



客运+货运,足以在二十年内收回建设这两条线路的成本,说不定还能够快速的赢利。



毕竟西北,或者说西伯利亚地区的物资,想要出海就这么几条路。



第一条就是这条五号支线,速度和里程最短,就是气候稍微糟糕一些。



第二条就是顺着南线的铁路,将物资运送到渤海湾,或者是天津卫港、或是南/京港,或是胶州港。



无论是运到哪一个港口,运输里程都高达上万公里,运输的费用能够吓住大部分的人。



而且到东海那边还要转海运到需要的地方,绕的圈子简直是太大了。



第三条线路就是顺着刚修建好的南线经过瓦罕走廊进入印度河流域。



出海口也是在印度洋,这条线路同样是穿越茫茫大山,里程数绝对比起来这边来只长不短。



但是作为两条几乎平行的路线,两条路线各有所长,走哪条有那条的好处。



不过朱功亮这边倒是不怕,因为他还有比较大的优势。



那就是高原这里的消费群体,高原的百姓也有将近两百万。



这也是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只要有消费市场,他的那条线路就不会缺人走。



就算不是往海港运出去的,那运回来也总需要吧?



以后各种物资是个快速的流通时代,任何一个市场都是有价值的。



等到大量的人口走上高原发展,那这里的物资需求将会更加的大。



所以朱功亮还真不担心修建的这两条线路收不回本钱。



这就是他琢磨出来的第二个盈利模式。



第三个盈利模式就是那条人工天河。



这条人工天河沟通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还有许许多多的支流,然后一路绕着高原边缘向北接通黄河干流和支流,之后沿着河西走廊进入到沙漠地带,惠及整个西域的环境。



这条河规划宽度是40米,水深的话常年保持在5-10米之间。



中间没有一座水闸或者水坝,完全是自流到西部的形式。



也就是说这条河其实还是能够发展水运的。



当然这个水运,跟运河的水运差不多。



不可能走大船,只能通行十来米左右的小船。



但很多的商品其实用大船不合适,倒不如用这样的小船来运输。



当然,朱功亮也知道靠河运这个计划,就是一百年也拉不回来成本。



他还有另外一条盈利模式在这里,那就是自来水厂,沿着这条人工天河建设自来水厂。



这几条河的水源那都是优质水源,几乎不需要怎么加工就能够饮用。



人工天河的开通,绵延数千里到西域各处,那边日常又缺水,还有什么比自来水厂更好的生意?



其实倒也不是说西域缺水,西域其实水资源很丰富,但是应用上比较的困难,大多是内流河和地下暗河。



自来水厂如果沿着运河修建起来,那几乎可以解决当前西域最大的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闲与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闲与梦并收藏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