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曾经繁华富庶的北直隶。



没想到他在天津卫遇到了一个人,终于下定决心要迁往大华看一看。



遇到的这个人叫做徐光启,是个笃信天主教的明朝官员。



同时也是他所敬仰的那位利玛窦教士的好朋友。



两人一起翻译了许多西方的著作。



在明国境内还是很有名气的人。



见面之后,汤若望诉说这两年的经历,悲痛之处忍不住痛哭失声。



徐光启也是泪眼朦胧,对他所经历的感同身受,也是忍不住叹息连连。



他本为松江人,也就是后世的魔都,半生苦读得中功名,潜心数学、科学、农学,希望能让百姓吃饱,能让大明国富民强,可惜蹉跎半生到现在依旧是眼看着大明愈加的衰败。



他不是闷头读书的书生,也不是无视民间疾苦的昏官,他还曾在去年偷偷入境山东,看看当地的百姓生活如何。



大华的政策很完善,百姓能将日子过好的选择也很多,当他看到山东百姓露出的笑颜,他清楚大明是完全的败了。



山东半岛不可能再收回,当地的百姓也不可能再跟着大明混,心灰意冷之下,他选择隐居在天津卫。



潜心著作的同时,他也想看看大华到底会发展到如何的程度。



此次汤若望前来,徐光启就建议他到大华去亲眼看看。



若不是他身上的官服,徐光启都想去大华亲眼见识一番。



从本心而论,大明对大华是恐惧和担忧并存,毕竟大华对外的表现太强势了。



从他个人来说,他又希望大华能够带着大明百姓一起富裕的活下去。



这与他多年接受的教育是相悖的,所以他也很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



汤若望和徐光启深入交流之后,决定前往大华,看一看那个被人称为恶魔的国度,到底是什么样子。



拿着徐光启赠予的银两,坐上马车前往山海关,倒是也可以在天津卫坐船前往大华,但他更想多走走、多看看。



汤若望过平州、卢龙等地,到达山海关,发现山海关倒是很繁荣,南来北往的商队鳞次栉比。



那些大明的将士也是一脸的笑颜,服务态度都比其他地方好很多,甚至还会帮忙推车。



看到汤若望这个洋人还有些奇怪,不过在询问下还是解释了一遍,大华都是这么做的。



商人是山海关的主要收入,尤其是大华的商人,很多都会选择从山海关运送货物入关。



他们如果不服务周到一些,人家就会换别的地方走,到时候他们就没地方可挣钱了。



是以,山海关的上到总督和守将,下到普通的士兵,都是照着大华的标准来。



咱山海关内的路不好走,那就发动百姓和士兵去修路,汽车进不来就帮着推马车。



说不定那些商人一高兴,还能给他们赏一些小费,起码够他们几天喝酒的。



说到美酒,大华的酒水在大明境内,是最畅销的物品之一。



他们这些人只能喝五粮醇这种,但也比大明的酒好太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闲与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闲与梦并收藏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