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的这条道路被命名为东汤道,是连接鲁东城到商汤城的。



总距离大概五百多公里,中间需要跨越一整座山脉、穿越无数峰峦。



未来这条路很长时间都会作为黑龙江流域与东洲岛交流的陆上通道。



就算冬季江水结冰,一样可以很快将物资转运到陆地,或者从陆地转运到东洲。



因为这两座港海水就算结冰,也都是薄薄的一层,不会影响到鞑靼海峡通航的。



郑毅在这边呆了一个月,召集了平民二十万,一部分开垦种地和向南北建设村庄之外,其余的人都投入到修筑东汤道的工程之中。



让这条道路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延伸,大量的火药被在深林之中爆破,惊得居住在这里的动物四散奔逃。



光老虎都被打了七八头,可见这片山林之中的动物资源有多么的丰富。



修路的同时,沿着道路建设村庄,凡是沿河的小平原和合适的山谷都有村庄出现。



与沿海的村庄连成一线,固守着鲁东城和东汤道,终于道路出了大山,延伸到黑龙江东岸的外三江平原。



郑毅也带着人马沿着这条道路前往外三江平原,来到撒鲁温站附近,这里的部落生活的部落撒儿忽已经被征服。



成为了他在东岸的有一个养马场。



此时这里已经建起一座村庄,村庄的名字叫做妇好村,纪念商朝女战神妇好。



这里向北两百里就是商汤城,向南二百里是李源此时驻扎的伊尔古里,正好出在中央的位置。



李源虽然已经到了伊尔古里,但是中途这些地方并没有太好的管理,大多还是各族盘踞着。



郑毅这次过来就是要向外三江流域大规模的迁移人口,将汉人的比例提上来,进而彻底占据这片地区。



这边的人还是喔集人,只是与北部的喔集已经没太大关系了,祖先也不知道有没有血缘关系。



外三江平原的部落大概有三类,其中一类是喔集人,也就是野人女贞喔集部,占据大概三分之二的比例。



分属于大大小小三十多个屯寨,也就是可以划分为三十多个大小部落。



以后世的鄂温克和鄂伦春人为主。



另外就是蒙古裔的部落,大概能占到总人数的四分之一,都是当初元朝时期遗留下来的草原人。



他们有个统一的称呼叫做费雅喀,与北部的那些费雅喀人算是同族。



剩下的一部分就是汉人,汉人数量大概有三四千人,分布在黑龙江沿岸与支流平原。



这些人大多都是各自建村建寨,没有形成什么联盟势力,因此过得也算是比较普通。



外三江平原,大概范围就包括黑龙江与松花江、乌苏哩江交汇到商汤城一带。



还包括了这三条江大大小小的支流以及沿支流形成的冲击平原。



黑龙江沿岸这片区域很多都是滩涂沼泽地,想要改造成耕地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相比较之下倒是那些支流平原土地肥沃,也比较容易开发出来做成农田,只是这些地方大都已经被一些部落和村寨占据,成了他们的小型狩猎区和耕作区。



如今李源在伊尔古里不再继续南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闲与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闲与梦并收藏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