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倭人始末
/>
他竹筒倒豆子一般交代,也是想看郑毅能不能放过他。
最好能够将他的部落还给他,至于工藤亿隆
倭国人不是很强大吗?找倭国来打这些人啊!
自己为什么被捆的跟死猪一样?
工藤亿隆被拉齐明卫的无耻气得哇哇叫,如果刀在手定要斩掉这个小人头颅。
郑毅点了点头,让人将拉齐明卫带下去,将工藤亿隆剩在了这边。
“他应该听得懂苦夷语,你问问他属于哪个势力的人?”
对工藤亿隆的来历郑毅早已有了猜测,不过还想确认一下。
相熊按照郑毅的指示询问,没想到工藤亿隆歇斯底里的乱叫。
让郑毅也忍不住皱了眉头,就算听不懂也大致知道不是好听话。
康红姑在旁边看不过去,抬起大枪一下将工藤亿隆抽翻在地上,枪头向下扎在了工藤亿隆右手上,疼的工藤亿隆马上惨叫起来,那凄厉的惨嚎就好像是过年杀年猪一般。
郑毅也忍不住吓了一跳,眼神怪异的看了眼康红姑。
这大萝莉下手可真狠啊,出手就让人残废,还真是吓他一跳。
康红姑也看到郑毅的眼神,刚才的冷冽顿时消失不见,转而变为小女孩般的手足无措。
将长枪抽出来,然后乖乖的站到郑毅身边,头也不敢抬了。
郑毅无奈摇了摇头,“再去问问,这次能好好说话了吗?”
工藤亿隆抓着捧着右手在地上疼的直打滚。
眼神又愤恨又畏惧的盯着眼前的郑毅。
看那个样子顿时让郑毅想起野性难驯这个词,果然无论当今还是后世,这倭国人都是一个样子。
“告诉他,不说我也知道他是谁的属下,能来到这里的无外乎蛎崎氏,他应该是蛎崎氏家臣吧?”
相熊翻译过去,工藤亿隆马上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盯着眼前的郑毅。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个明人会一口说出他的来历。
当下也顾不上疼了,看着他叽哩哇啦的问了一堆。
相熊翻译过来,郑毅差点没笑喷了。
原来工藤亿隆通过蛎崎氏彻底坚信,他这个所谓的苦夷总督、明国重臣,来到苦夷岛就是准备攻打倭国的,还大义凛然的告诉郑毅,倭国是明国的附属国,两国世代友好,明国不可以这么做之类的。
郑毅对工藤亿隆的脑洞表示极为佩服,这时候竟然能想如此深入的话题。
他打个毛线的倭国啊,以后造出钢铁巨舰和大炮再说。
知道蛎崎氏这个小藩主,还是后世看的些杂书知道的。
蛎崎氏就是松前,当今的家主是松前庆广,被称为松前中兴之主,也是如今虾夷(北海道)的守护,等于是那边的土皇帝,蛎崎是姓氏,松前是苗字,蛎崎庆广和松前庆广就是一个人,只不过私下称呼和官方称呼的区别。
倭人的各种起名习惯源自于华夏,中原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对名字也很讲究,有姓、氏、名、字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东西,不过在大明朝已经大多数都
他竹筒倒豆子一般交代,也是想看郑毅能不能放过他。
最好能够将他的部落还给他,至于工藤亿隆
倭国人不是很强大吗?找倭国来打这些人啊!
自己为什么被捆的跟死猪一样?
工藤亿隆被拉齐明卫的无耻气得哇哇叫,如果刀在手定要斩掉这个小人头颅。
郑毅点了点头,让人将拉齐明卫带下去,将工藤亿隆剩在了这边。
“他应该听得懂苦夷语,你问问他属于哪个势力的人?”
对工藤亿隆的来历郑毅早已有了猜测,不过还想确认一下。
相熊按照郑毅的指示询问,没想到工藤亿隆歇斯底里的乱叫。
让郑毅也忍不住皱了眉头,就算听不懂也大致知道不是好听话。
康红姑在旁边看不过去,抬起大枪一下将工藤亿隆抽翻在地上,枪头向下扎在了工藤亿隆右手上,疼的工藤亿隆马上惨叫起来,那凄厉的惨嚎就好像是过年杀年猪一般。
郑毅也忍不住吓了一跳,眼神怪异的看了眼康红姑。
这大萝莉下手可真狠啊,出手就让人残废,还真是吓他一跳。
康红姑也看到郑毅的眼神,刚才的冷冽顿时消失不见,转而变为小女孩般的手足无措。
将长枪抽出来,然后乖乖的站到郑毅身边,头也不敢抬了。
郑毅无奈摇了摇头,“再去问问,这次能好好说话了吗?”
工藤亿隆抓着捧着右手在地上疼的直打滚。
眼神又愤恨又畏惧的盯着眼前的郑毅。
看那个样子顿时让郑毅想起野性难驯这个词,果然无论当今还是后世,这倭国人都是一个样子。
“告诉他,不说我也知道他是谁的属下,能来到这里的无外乎蛎崎氏,他应该是蛎崎氏家臣吧?”
相熊翻译过去,工藤亿隆马上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盯着眼前的郑毅。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个明人会一口说出他的来历。
当下也顾不上疼了,看着他叽哩哇啦的问了一堆。
相熊翻译过来,郑毅差点没笑喷了。
原来工藤亿隆通过蛎崎氏彻底坚信,他这个所谓的苦夷总督、明国重臣,来到苦夷岛就是准备攻打倭国的,还大义凛然的告诉郑毅,倭国是明国的附属国,两国世代友好,明国不可以这么做之类的。
郑毅对工藤亿隆的脑洞表示极为佩服,这时候竟然能想如此深入的话题。
他打个毛线的倭国啊,以后造出钢铁巨舰和大炮再说。
知道蛎崎氏这个小藩主,还是后世看的些杂书知道的。
蛎崎氏就是松前,当今的家主是松前庆广,被称为松前中兴之主,也是如今虾夷(北海道)的守护,等于是那边的土皇帝,蛎崎是姓氏,松前是苗字,蛎崎庆广和松前庆广就是一个人,只不过私下称呼和官方称呼的区别。
倭人的各种起名习惯源自于华夏,中原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对名字也很讲究,有姓、氏、名、字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东西,不过在大明朝已经大多数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