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想到姬昭明的心情,很复杂。
这孩子省心的时候是真省心,贴心的时候贼贴心。
比如外派姬云瑾的事情,圣上确实不想留下新状元,但也没打算把自己“财政管家”的长子长孙派去千里之外。他想的是,先让大皇子去敲打敲打,然后挑几个近些的、比较有前景的地方给人选。
谁知道,姬昭明去转悠了一圈,现在姬家都开始搜集南宁的风土人情资料了?
姬二爷也亲自向圣人呈上了姬云瑾写的请命书。不需要安抚,非常之配合,只等任命下达,随时愿意出发。
但是,要说给圣人出难题,姬昭明也是有一手的。
比如,之前的恩科改分罢落事件,比如姬昭明新递上来的谏言折子。内容不少,围绕着人口买卖的各个方面说了许多,然后提出了废除奴隶制。
关于雇佣“年老□□”的事儿,到底还是闹了起来。比大皇子预计的更加来势汹汹,不止如此,还有人指责姬昭明“让妇女不安于室,有碍人丁繁衍,毁坏藜国根基”。
藜国现在发展得好,缺人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可是壮丁不是地里的韭菜,从怀胎到生产,再到长大**,那是需要时间的。地方官再急,也只能盼着年轻人赶紧结婚,结婚的赶紧生娃。
今年圣人还派了许多人手到各处核查常平仓,自然顺带着也是要查一查人口,虚报多报这种事,暂时没人敢做。毕竟,谁知道巡查队什么时候来?这群人可不按套路出牌,还干出了查过一遍后、转一圈又偷偷回来暗访再查的事情。
谁敢作假?想要人口,还能怎么办?
全国各地抢人抢了好几年,现在也有了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彼此之间不能太过分。为了变出人口,今年还出现了一位奇人。
那个地方官出身江南富户,数代经商,终于供出这么一个改换门楣的学子,他的家族和他本人都无比期望他能在任上有所作为。至少考评要好,以后好谋求升职。
地方官的本家是不远万里地出人出钱出力,就为了帮扶当地的经济,确实干出了很好的效果。听说了巡查组四处检查的消息,这位地方官是很兴奋的,这可是他升迁评优的好机会。
但是,别的方面再好,他眼下也有一个难处,那就是人口。接任时,他的前一任,是虚报了不少人口的,饶是他再努力,在到处缺人的情况下,也没能抢到多少,几年下来,人口窟窿还没填完。
如果巡查组来了,别的方面再好,人口一项出了问题,在他的个人评价上,也是个难以消除的污点。纵使大家都知道这里面的一些违规操作,未必会因此受到责罚,地方官还是不想背这口锅。
他是想要出头的,别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不能被人口拖累。
思前想后,给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贱籍中人是主人家的财产,是不算当地人口的。所以,地方官靠着家里的帮助,从各处买了一百多个奴隶,都重新签了契,把他们放归良籍,都落户在本地,还给安排了营生。
至于买这些人的费用,算是借给他们的,只要每年纳税时交一部分,无需利息,坚持还清本金就好。契约里特别限定了两条,不可做违法犯罪之事,以及,还清本金后也至少要在地方官治下生活五年,否则要多赔三倍的钱财。
砸钱非常有效。巡查官也如愿过去查了,因着各方面数据都很好,之后也暗访过,最终把这儿当
这孩子省心的时候是真省心,贴心的时候贼贴心。
比如外派姬云瑾的事情,圣上确实不想留下新状元,但也没打算把自己“财政管家”的长子长孙派去千里之外。他想的是,先让大皇子去敲打敲打,然后挑几个近些的、比较有前景的地方给人选。
谁知道,姬昭明去转悠了一圈,现在姬家都开始搜集南宁的风土人情资料了?
姬二爷也亲自向圣人呈上了姬云瑾写的请命书。不需要安抚,非常之配合,只等任命下达,随时愿意出发。
但是,要说给圣人出难题,姬昭明也是有一手的。
比如,之前的恩科改分罢落事件,比如姬昭明新递上来的谏言折子。内容不少,围绕着人口买卖的各个方面说了许多,然后提出了废除奴隶制。
关于雇佣“年老□□”的事儿,到底还是闹了起来。比大皇子预计的更加来势汹汹,不止如此,还有人指责姬昭明“让妇女不安于室,有碍人丁繁衍,毁坏藜国根基”。
藜国现在发展得好,缺人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可是壮丁不是地里的韭菜,从怀胎到生产,再到长大**,那是需要时间的。地方官再急,也只能盼着年轻人赶紧结婚,结婚的赶紧生娃。
今年圣人还派了许多人手到各处核查常平仓,自然顺带着也是要查一查人口,虚报多报这种事,暂时没人敢做。毕竟,谁知道巡查队什么时候来?这群人可不按套路出牌,还干出了查过一遍后、转一圈又偷偷回来暗访再查的事情。
谁敢作假?想要人口,还能怎么办?
全国各地抢人抢了好几年,现在也有了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彼此之间不能太过分。为了变出人口,今年还出现了一位奇人。
那个地方官出身江南富户,数代经商,终于供出这么一个改换门楣的学子,他的家族和他本人都无比期望他能在任上有所作为。至少考评要好,以后好谋求升职。
地方官的本家是不远万里地出人出钱出力,就为了帮扶当地的经济,确实干出了很好的效果。听说了巡查组四处检查的消息,这位地方官是很兴奋的,这可是他升迁评优的好机会。
但是,别的方面再好,他眼下也有一个难处,那就是人口。接任时,他的前一任,是虚报了不少人口的,饶是他再努力,在到处缺人的情况下,也没能抢到多少,几年下来,人口窟窿还没填完。
如果巡查组来了,别的方面再好,人口一项出了问题,在他的个人评价上,也是个难以消除的污点。纵使大家都知道这里面的一些违规操作,未必会因此受到责罚,地方官还是不想背这口锅。
他是想要出头的,别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不能被人口拖累。
思前想后,给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贱籍中人是主人家的财产,是不算当地人口的。所以,地方官靠着家里的帮助,从各处买了一百多个奴隶,都重新签了契,把他们放归良籍,都落户在本地,还给安排了营生。
至于买这些人的费用,算是借给他们的,只要每年纳税时交一部分,无需利息,坚持还清本金就好。契约里特别限定了两条,不可做违法犯罪之事,以及,还清本金后也至少要在地方官治下生活五年,否则要多赔三倍的钱财。
砸钱非常有效。巡查官也如愿过去查了,因着各方面数据都很好,之后也暗访过,最终把这儿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