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魔芋的妙用



第(1/3)页



三好平时常在酒坊,所以送的礼物是她研制的新品——蒟蒻酒。



左思的《蜀都赋》中有云:蒟蒻其根白,以汁煮即成冻,以苦酒淹食,蜀人珍之。



蒟蒻其实就是魔芋,这东西本身是全株有毒的,尤其以根茎为最。但神奇的是,把魔芋的根块捣碎后,混入草木汁这样的碱液一起煮沸、筛洗,就能得到像果冻一样的魔芋豆腐。吃的时候再煮一下就可以。



姬昭明的酒坊陆续推出了高粱酒、桃子酒、梨酒等不同原料酿制的酒,民间也掀起了一阵钻研新配方的风潮。南疆那边就有人搞出了芋头酒,是用香芋和大米制作的,据说卖得很是不错。



三好也买了些芋头试过,大概摸索到了工艺。



其实酿酒的步骤大同小异,无外乎蒸熟、拌酒曲、发酵、精制几步。具体每个步骤的配方、操作、生产环境,就要根据原材料进行调整了。



对于这样的研究,姬昭明一直非常支持,不仅批经费大方,有了成果还能拿奖金甚至分红。所以别看她的酒坊不大,这几年积累的专业酿酒师傅却很多,外面多少人想来挖人才,却没有人成功。



他们若是有人想出去单干,姬昭明也不反对,按照用工时签订的保密协议,他们只要生产规模不超过合同规定、不搞恶意竞争,就可以走人。除了几个老家离洛阳很远的,师傅们都舍不得走。



每个师傅的研发过程,都要按规定留下详细的报告,原材料、温度、时间、结果……内容非常详尽,大家互为参考,做起事来自然事半功倍。加上酒坊结工钱痛快,福利也好,工人们都很乐意给东家打工,互相之间也很乐意合作交流。



蒟蒻酒就是在这样的研发环境中诞生的。



说起为什么选用这个原材料,还是因为酒坊里有个老家在蜀地的工人。



他名叫潘丰年,老家只剩一对儿年迈的父母,由他媳妇照顾着。自己在外拼搏赚下的钱财,都请人带回去家里。



他下面本来还有个弟弟叫平安,为了给哥哥娶媳妇,自己跑去入伍当兵,结果落了残疾回来,不想当家里的拖累,自杀了。



家里没有田地,被逼得没办法,潘丰年只好出来务工。替人服劳役,去基建队里卖力气,带过他的工头都赞他老实肯干,也愿意给他介绍新的活计。后来,潘丰年被介绍进酒坊干活,才算是安定下来。



管茶庄的云林来酒坊送过几次原料,是姬昭明想到苏轼大学士提出过“七齐”、“八必”的茶酒酿制法,让茶庄和酒坊合作,想试着研制出“茶酒采茗酿之,自然发酵蒸馏,其浆无色,茶香自溢”这样的酒来。



潘丰年特别勤快,在云林来时第一个上前帮忙卸车,卸到蒙山茶和峨眉山茶时,他突起思乡之情,面色显露了出来。三好心细,瞧见后没说什么,交接后寻了个休息时间去问他,他才说起自家的情况,坦言已经五年没回过家了。



三好就想帮他一帮,又去找了云林,想把潘丰年调去蜀地的茶庄,好方便他奉养父母,也能让他夫妻团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39章 魔芋的妙用



第(2/3)页



聚。



云林当然乐意给三好面子,尤其这人还特别踏实肯干。把人叫到面前问了几句,云林就很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司空娘子以理服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添茶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添茶客并收藏司空娘子以理服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