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卖成了白菜价,负责采冰存冰的机构就可以考虑裁撤了,通通可以挪到制冰厂去。甚至人不够用,还得想办法招人。
以前存冰,只能是北方冬日时开采存储,南方只能靠着从北方调配运输,这回当然不必再千里迢迢运了,只要在几个大城重镇设立冰厂即可。从此,冰也要成为
()
();
第(2/3)页
南方百姓家的寻常之物了。
圣人笑道:“王侍郎才和朕念叨,说明年一定要大力推广农用拖拉机,可以省下很多劳力,终于可以征一些劳力去给朕修避暑的行宫。昭明今年就给朕弄了制蜡坊和制冰厂出来,朕的行宫又不知道要等到何时去了。”
姬昭明成功阻止圣人的“享乐”行为,非常满意:“其实利用制冰的原理,把室内的温度排到室外,是可以让宫中的房间如冷仓一般凉爽的。如此,圣上也不需要避暑行宫了。”
“哦?朕十分期待。”圣人只是想逗一下姬昭明,皇宫里住着舒服,也便于办公,他现在对避暑山庄没多大兴趣。相比之下,他更在意新产业带给藜国的新变化:“依昭明所说,以后家家户户都可制冰了?”
“现在直接用发动机制冰,效率一般,而且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时时看顾。臣认为还得再研究更为适用的动力能源后,才好把机器大而化小,然后普及到寻常百姓家。”
普及这些笨重机器,维修养护都麻烦,家家储存燃料也危险。还是先集中力量提供个基础条件,等着把电搞出来,再普及家用电器吧。
圣人闻言,赞同道:“也好。那还是只抽调部分人员,只在酷暑时加大制冰厂的生产即可。”
姬昭明忍不住给圣人提了个醒:“圣上,除了解暑,冰还能保鲜呐。国内的主干道路现在都已修得七七八八,蒸汽车轨道也铺了一部分,以后各地往来运送生鲜果蔬,少不得用冰保鲜。冰价下降后,用冰量必然会很大。”
“那便还是得安排人手四季制冰了。”
说起保鲜的事情,圣人本就能享受到特供,此时倒不是特别激动。在座的大人们也都身居高位,对他们的影响也不算大。
看大家的反应平平,姬昭明急了:“只要打通了运输的瓶颈,各地的农业就可以随之调整了。粮食、果蔬、药材,各地只要结合当地环境,选择适宜的作物以获取更高的收入,吃用的需求则靠运输满足。”
这就是思想超前的好处了,并不难想,但是人总是会有惯性思维,刚接触到制冰机,在座的其他人都没能想得这么远。
姬昭明说得这么具体了,这些顶尖大脑的政治思维也转动起来了。
兵部武尚书最心疼将士,他第一时间想到:“这么说,北疆的战士也能吃到新鲜水果了?”
姬二爷一听武尚书说话就眼皮直跳。运费再便宜那也是新鲜水果,军费预算也是有上限的好嘛!
“水果罐头比新鲜水果可实用多了,而且这是边境吃几口新鲜果子的事情吗?农业调整后,会给商业带来巨大影响,商税要调整,对这一行的监管也要做到位。”
还有人补充:“经济作物比粮食的效益高,发展之余,也可能会动摇农心。”
“明年春耕时,还得因地制宜,划出一些保粮的地区,还要加大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