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昭明倒是没想那么多,之前有人私下里和她提过,问她要不要养个戏班给长辈们解闷。还说别家的夫人太太们平时都喜欢听戏消遣,如果她有想法,可以代为搜罗人才。



姬昭明问过母亲,杜氏自己就拒绝了:“杜家诗书传家,我更喜欢多看些书。有明儿这个好女儿,为娘读书的速度都要赶不上你印书的速度了,我只恨时间不够用呢。你祖母和三婶经常出去赴宴,想来也不缺戏听,明儿不用担心。”



杜家是清流世家,家风是崇尚节俭的,毕竟以前买书不容易,多攒些钱买书,比养个戏班子听戏重要的多。所以,杜文茵也不喜欢参加宴会,有婆婆薛氏顶着,自己才能在家看书躲清闲。



这要是自家养了戏班子,平时岂不是要请人来府上?杜文茵不想应酬,也不想让女儿操心这种小事。



姬昭明确认了母亲不需要,就乐



()



();



第(3/3)页



得轻松的放弃了。



如今在商业街上经营大戏楼,姬昭明也没有自己搜罗人才养戏班的念头。她提供平台,别人各显本事就是了,自己本来就不懂这个,没必要强行插手这个行业。



如此,才有了姬家亲友的戏班争奇斗艳的景象。其他大家族的戏班,看着大戏楼的口碑蒸蒸日上,都很羡慕。也有班主来找管事,想要入场分一杯。



大戏楼当然不介意多些合作对象。管事先跟人初步谈谈,然后约好时间准备上门去考察对方的实力,若是没问题就可以商谈合作了。



姬昭明这边的规矩很多,场地使用前后都要认真仔细地盘查,道具衣物也总是要提前审核查看过,这是为了安全考虑。甚至连演出的节目都要提前审核,实力不过关就别想上台,严把质量关。



有人觉得没必要,姬昭明却很坚持:“戏楼容纳的人数太多,若是出了意外,人群慌张离开都可能引发踩踏事故,我们不得不多加考虑。而且节目在我们的地方演出,好坏也影响我们的口碑,咱们得爱惜羽毛,不能让人说咱们骗票钱。”



坚持走精品路线的大戏楼,已有百年不衰之象。



赚钱这件事,姬二爷也要服姬昭明。更让姬二爷难以置信,又佩服至极的是,姬昭明主动缴纳了重税。



艺术的钱不好赚,但要是得了认可,金字塔尖部分的吸金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大戏楼开张这半个月,仅是姬昭明这边能分得的利润,就有数千两之巨。



正月十六,姬昭明派人交了一千两的税银。吓得姬二爷亲自跑来找她,问她是不是算错了纳税的比例。



“确实多交了,大戏楼的盈利能力超出了我的预估,扣掉建楼成本,我添钱凑了个整。听说二叔爷最近有些抠门,想来是朝廷用钱的地方多,二叔爷才会为难。我这儿盈余多,就多出些力,也算支持二叔爷的工作嘛。”



圣人要造战车,要建石油炼化厂,去天竺建厂……桩桩件件,前期投入都不小,很多地方的政策也要跟着调整。更重要的,是工部正在加急赶制农用拖拉机和配件,这是打算今年春耕时就要用的要紧农具。



虽说这些投入以后都能加倍赚回来,但前期投入都不是小数目。姬二爷管着钱袋子,最近的手就比较紧,能不批的都不批,是为了把钱都用在刀刃上。众人知道姬二爷不容易,但是从他手里抠不出钱,背地里难免会吐槽两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司空娘子以理服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添茶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添茶客并收藏司空娘子以理服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