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br>姐妹间对话写得不好qaq凑合看看,我努力快点圆过去!



还是搞发明轻松安心,叹气。



殿试由圣人做主考官,内阁大臣和一些高官也会陪同监考。



除了钦点的考官,其他人主要负责在一边看热闹,充个人场。等到殿试问答时,如果提到了什么事情,圣人也有可能问问这些凑数人的意见。



姬昭明就是这么一个凑数的。



近距离观察新选上来的三十位新秀,姬昭明在心里默默点评着。看不到答卷内容,就看他们的答题状态和速度,悄悄地于心中排了个序。那个卜承英,可以暂时排第一位。



因着之前弘文馆出了套经义解读全集,现在的科举考试卷得厉害。不能说熟背解读全集是基本功,但去年秋闱过了的人里,至少有六**是仔细研读背过的,还有二**通读过、且能默写整套解读中的学科思维导图。



至于为何能统计出这样的数据……因为这些人家都是从书坊刘掌柜那儿买的书。等成绩出来了,亲朋们聚在一起,一查数,凡是下场的全都中了。互相再多聊几句,背得仔细的,名次好,功夫差些的,就站在尾巴上。



得,刘掌柜收了一圈红包。数了数数量,再看看录取人数,就知道得清清楚楚了。书坊里剩余的存货,也全都卖了个干净。后来有人打听何时再印,刘掌柜只能赔笑说“在安排了”,人家可不信他这套,都强行交了定金,逼着刘掌柜记下姓名地址才罢休。“不论什么时候再版,印好后第一时间送来我家就是,涨价也没关系。”



补上这么一批新鲜血液,今年春闱厮杀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文人卷起来不当人的。前世为何说八股文难,因为考题出来出去就那么多,只能搞截搭来防题海战术。都说八股文古板,但能写好八股文的,无一不是卷王。经义但凡不能熟背,一开始的破题就是个错。



绝大部分举子的记诵能力,都是天才级别。



所以,本届春闱的厮杀,相当猛烈。最终能进入殿试的人里,年轻人极少。该背的,在座谁都不会少,老考生自然会比新考生积累更多,答题时也更老道。



二十五岁以下的考生,就卜承英一个人。



作为唯一的小鲜肉,卜承英的面貌看起来就十分精神。他自己也稳得住,下笔不急不慢,面色自若,可知已是胸有成竹。



姬昭明暗暗点头,怪不得能入二公主的眼,只看这个气势,就有甲榜之资。



等到了“答辩”环节,卜承英的表现更加亮眼。



圣人出的题目,是“人口”。



这个发挥空间不小,能说的方向也多,圣人到底最想问哪个方向,就很值得琢磨。



多数人都答士农工商。是猜圣人想要动户籍制度的,毕竟即将到来的工匠大考就涉及到变户籍。



还有人讲人口流动,借着最近的拐卖案,说关卡验看、户籍登记,再引申到如何把百姓留在土地上。一地的人口数量,是当地父母官很重要的政绩,在这方面言之有物之人,需要有些实干经验。



卜承英的思路却与其他人都不同。



他提出官方办慈幼院,福利性质的,给老幼孱弱一个庇护之所,收容的弃婴、幼童也可以安排送去合适的人家,给人收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司空娘子以理服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添茶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添茶客并收藏司空娘子以理服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