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



圣人明白了,这是当甩手掌柜习惯了,送方子就是还想躺着吃分红。



双方心知肚明,还是按以往的分成规矩,但圣人想要逗逗姬昭明:“烧琉璃的技术,朕的人都会了,你现在凭什么跟朕谈合作?”



这丫头太傻了,书算是白念,哪有把筹码送到对方手里再谈合作的。



姬昭明完全不怕:“圣上要是不愿意合作,我再找别人就是了。方子本来就是要送您一份,与合不合作没关系啊。在圣上面前过了明路,以后要是有人偷我的方子,您也好替我做主嘛。”



藜朝现在还没有专利法,所以,姬昭明给圣人送方子,就当自己是来申请专利的。看谁敢偷圣人的方子,就算有门路偷到,你自己私下里做些也没关系,不要明目张胆地跟正版抢市场就好。



“想赚朕的钱时,嘴巴最甜。”,圣人一副嫌弃的表情,“别总想躺着拿分红,关于玻璃工坊怎么建,成本、生产、运输,你都好好想想,回头拟个章程交给庆喜。”



圣人可是藜国的头子,统治阶级的王者,姬昭明想拿他当管事使,他可不乐意。安排些活儿,圣人心里才痛快些。



姬昭明欣然同意,领旨谢恩,把琉璃匠留下,自己回家了。



玻璃烧制的工艺并不算复杂,有两位工匠的手拿把交,自家玻璃坊的几个小学徒都已经学会了。今日就已经在开工赶制,势必要在今年入冬之前,把室内的采光都改善过来。



玻璃窗户,只是玻璃坊的第一步。



做窗户,能增加白天的采光,晚上还是要靠烛火,所以紧接着,工坊就做出了玻璃灯罩。再把玻璃灯改造一番,底座上设置一个装灯油、蜡烛的存储空间,中间套一个玻璃罩,上面再装一个提手,就得到了一盏马灯。



马灯与灯笼相比,最大的一个优点,并不是玻璃的透光性更强,而是因为玻璃的防风防水,使得马灯不怕风雨夜行。暴风雨中,一盏明亮的灯火,能带来的安全感是无可比拟的。



做完马灯后,姬昭明就又去研究做玻璃镜子了。



所以,玻璃灯罩的手提灯,是由齐宁送进宫里的。趁着天还没全黑,宫门还未下钥,齐宁提着马灯一路疾驰,赶在锁宫门之前给送了进去。刘公公接了灯,也没耽搁,用帕子把灯仔细擦过,就送进了室内。



圣人刚用过晚膳不久,还在消食,等会儿要继续批折子。



藜国现在四海安定,粮食产量富裕,商业也繁荣。好归好,就是有些缺人。地要种,工业要发展,机器是能节省人力,但是百姓的消费水平上来了,对货品的需求更大了,人手方面当然就更缺了。



现在还要在全国各地建玻璃工坊,物料运输都是小事,培训出足够的工人才是首要的难题。



圣人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来回绕着圈,在心中做着比较:有皂坊、布坊的城镇先去掉,路没修好的也去掉,再对比去年各地缴纳的税收,挑出些相对贫困的地方,作为玻璃工坊的选址。



一个稳定的产业,对地方来说就是聚宝盆。这种独家运营、利润丰厚的企业,带来的好处可不止是商业税。工人有了稳定、丰厚的收入,他自家吃饱穿暖不算,也能舍得花钱出去了,钱在市面上一流通,就像搅动了一汪死水,大家都有钱赚,就都舍得花钱。



之前的那些工坊,都完美得印证了这一点。一二人之力影响小,一二十人就能养活几家小商贩,一二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司空娘子以理服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添茶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添茶客并收藏司空娘子以理服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