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学子已经把基础的经义学得很好了,就要多多扩宽眼界。不拘某个类型,而是要广泛的、大量的读各种不同的书。道理总是相通的,涉猎得越多,越有利于深刻思考。
若是在前朝,弘文馆这样的皇家高等学府,贵族子弟们一般都是十四岁以后才会进入学习,便是因为先生们讲的是“学贯”这个步骤。藜朝的开国皇帝很重视教育,所以设立弘文馆时,在其中另分出了蒙童的班,“吟诵”这个阶段也严格管理。
鸿致这样才识字的小蒙童,要是在之前,在弘文阁里也只是换个地方背书,可能考察得严格些,但也不会差别很大。
可是去年有了拼音、句读,爱民印刷坊还做了带注释解义版本的论语。阅读的障碍降低了,学生们背起来也变快了,功课就会多一些。
这还不算,姬景行还进了弘文阁任职,他可是把姬昭明那套学习方法带进了弘文阁的。
拼音学完,吟咏这种小事,学生自己就能完成,课上稍微讲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57章 入学弘文馆
第(2/3)页
大概意思,就可以监督学生们背书了。每天都有默写的功课,隔几天还会抽查,还有小考。
有了活字印刷,印卷子不要太容易。上句接下句太简单了,填空、下句填上句才是考验。还有选择题,易混淆的字、相近错别字,真的是背书时有一点糊弄,都没法笑着面对卷子。
皇子们都卷的昏天黑地。
先生们还觉得这样教书效果好,遗憾没有早想出来这样的法子,导致学生们基础不牢。在面对鸿致这一批蒙童的时候,当然分外尽心,想着让他们牢牢得打好底子,不留遗憾。
那些大些的孩子,体验过两种教学方式的,在被迫卷起来的时候,还知道是姬景行这个“祸源”带来的改变。每每用功到要发疯时,还能小声骂两句解气。
可是鸿致这批刚入学就赶上“教改”的小童,对过去的教学方式一无所知,都以为这就是顶尖学府的特别之处……
虽说确实是顶尖学府,也确实特别,还特别有效果……
但就是没人意识到,这个教学进度,对于小童们来说,过于残忍。大人们不觉得背书很难,以前是不认识字,所以磕磕绊绊,现在解决了难点,自然就觉得再没阻碍了。
那些被家里娇惯的小少爷,还可能回家撒泼打滚、说自己笨想摆烂,鸿致是不敢在卫王面前搞这一套的。
他也不是那样的孩子,感觉到学习吃力,他心里想的是:不愧是弘文馆的老师,教学很厉害。都是我以前不够努力才会这么难,我要抓紧时间赶上,不能辜负父王创造的条件。
鸿致懂事上进,在学业上一点儿不糊弄,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了。
枕着书本睡也是真的。不知道是哪个鬼灵精想出来的,说是枕着书睡,就容易梦到背书,书里的内容就能印在脑子里,再不会忘。然后弘文馆的学生们就流行起来拿书当枕头了。
的亏现在印刷坊用的墨都是水墨,是用煤、松枝、油脂调配的,名贵的墨里可能加些珍珠粉之类的中药材,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要是用的油墨,还为速干而加了铅,这么日日枕着,小孩子肯定要生病。
鸿致这个例子摆在眼前,父王嘴里说的“去弘文馆”念书的福气,鸿岚、
最后,学子已经把基础的经义学得很好了,就要多多扩宽眼界。不拘某个类型,而是要广泛的、大量的读各种不同的书。道理总是相通的,涉猎得越多,越有利于深刻思考。
若是在前朝,弘文馆这样的皇家高等学府,贵族子弟们一般都是十四岁以后才会进入学习,便是因为先生们讲的是“学贯”这个步骤。藜朝的开国皇帝很重视教育,所以设立弘文馆时,在其中另分出了蒙童的班,“吟诵”这个阶段也严格管理。
鸿致这样才识字的小蒙童,要是在之前,在弘文阁里也只是换个地方背书,可能考察得严格些,但也不会差别很大。
可是去年有了拼音、句读,爱民印刷坊还做了带注释解义版本的论语。阅读的障碍降低了,学生们背起来也变快了,功课就会多一些。
这还不算,姬景行还进了弘文阁任职,他可是把姬昭明那套学习方法带进了弘文阁的。
拼音学完,吟咏这种小事,学生自己就能完成,课上稍微讲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57章 入学弘文馆
第(2/3)页
大概意思,就可以监督学生们背书了。每天都有默写的功课,隔几天还会抽查,还有小考。
有了活字印刷,印卷子不要太容易。上句接下句太简单了,填空、下句填上句才是考验。还有选择题,易混淆的字、相近错别字,真的是背书时有一点糊弄,都没法笑着面对卷子。
皇子们都卷的昏天黑地。
先生们还觉得这样教书效果好,遗憾没有早想出来这样的法子,导致学生们基础不牢。在面对鸿致这一批蒙童的时候,当然分外尽心,想着让他们牢牢得打好底子,不留遗憾。
那些大些的孩子,体验过两种教学方式的,在被迫卷起来的时候,还知道是姬景行这个“祸源”带来的改变。每每用功到要发疯时,还能小声骂两句解气。
可是鸿致这批刚入学就赶上“教改”的小童,对过去的教学方式一无所知,都以为这就是顶尖学府的特别之处……
虽说确实是顶尖学府,也确实特别,还特别有效果……
但就是没人意识到,这个教学进度,对于小童们来说,过于残忍。大人们不觉得背书很难,以前是不认识字,所以磕磕绊绊,现在解决了难点,自然就觉得再没阻碍了。
那些被家里娇惯的小少爷,还可能回家撒泼打滚、说自己笨想摆烂,鸿致是不敢在卫王面前搞这一套的。
他也不是那样的孩子,感觉到学习吃力,他心里想的是:不愧是弘文馆的老师,教学很厉害。都是我以前不够努力才会这么难,我要抓紧时间赶上,不能辜负父王创造的条件。
鸿致懂事上进,在学业上一点儿不糊弄,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了。
枕着书本睡也是真的。不知道是哪个鬼灵精想出来的,说是枕着书睡,就容易梦到背书,书里的内容就能印在脑子里,再不会忘。然后弘文馆的学生们就流行起来拿书当枕头了。
的亏现在印刷坊用的墨都是水墨,是用煤、松枝、油脂调配的,名贵的墨里可能加些珍珠粉之类的中药材,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要是用的油墨,还为速干而加了铅,这么日日枕着,小孩子肯定要生病。
鸿致这个例子摆在眼前,父王嘴里说的“去弘文馆”念书的福气,鸿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