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打死你!



看不起谁呢?!



“不,八极从没有过「不上擂」的说法。”阎宫瞪圆了眼,沉声道:“八极的名号是打出来的,不上擂?笑话!不上擂谁服你?!”



“哦?愿闻其详。”



既不反对上擂台、却又拒绝交手,若非看他神色真诚、而且在听到比试的瞬间兴奋之情不似作伪,老秦少不得怀疑自己是不是遇见了马大师。



提及往事,阎宫目光恍惚,声音轻飘。



“李祖弟子众多,得真传者非霍祖(霍殿阁)莫属,但论杀心,霍祖却比不过张宪,而我这一枝,正是张宪所传。”



李、霍都听过,张宪又是哪位?



这厮表面不动声色、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暗地里却迭声呼叫系统,待细细阅读屏幕上刷新出的人物生平后,不得不暗道一声:贵圈真乱!



张骧伍,名宪,字骧伍。



自幼好武,民国时期曾在奉系担任旅长(少将),师从宋唯一习武当剑、八卦掌,师从李书文习八极拳,上司正是有「剑仙」之称的李景林。



1928年随张之江、李景林创办南京中央国术馆、任副馆长,仅看这一点,此人对华夏武术的推广融合是有贡献的。



可惜,1931年,他应韩复渠之邀任冀东缴匪司令、山东民团五路军总指挥,期间害人甚多,人称“张阎王”、“张剥皮”,解放后逃遁至西安、改名襄五,1959年被枪决。



“师兄是说……”老秦隐隐有了猜测。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恢复冷峻,棱角分明的脸仿若刀劈斧凿,“张宪做过将军、上过战场,一生杀人如麻,拳法自然与众不同。”



“如果说孟村八极是软架、罗疃八极是硬架,那张骧伍所传便是硬架中的硬架,我学的,都是以伤换命、以命换命的打法。”



……



阎宫点到为止,老秦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同门较艺之所以留力不留手,就是因为彼此都知道每一招的威力,不用使出全力也能决出胜负,既增长技艺,又避免结仇。



与本门之外的其他拳种交手则不然。



这个觉得:你都中了我一记标指,怎么还不认输?要不要脸?!那位却认为:你这轻飘飘的点一下就让我认输?装什么大瓣蒜?



那位觉得:听过贴山靠吗你?我都撞实了你怎么还打?这位却不领情:您这半个身子贴过来,空门大的不要不要的,找死咩?



一来二去,矛盾渐生。



尤其是张襄伍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收着劲儿,对方未必领情,反倒堕了八极的名声;放开打,人家跟你较艺、你却下死手?



怎么都不对,于是较艺单寻同门,别派只论生死。



另外,八极拳确实没有「不上擂」的说法,原话是“刁球练不到四十斤不上擂台”,这是霍氏八极拳独有的说法,意思是功力不够就别上台丢人。



但八极拳确实刚猛暴烈,放开手脚去打极易重伤、死亡,与儒家思想和现如今的法治理念相悖,以讹传讹之后就变成了「自古八极不上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再证巅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黄粱梦庄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黄粱梦庄周并收藏再证巅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