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哪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材呢?



海洋。



此时的海洋对人类来说,就相当于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四大渔场还名副其实,渔业资源丰富到随便撒一网就能把网撑破的程度。



被陈景恪提醒后,长孙无垢就开始了对海洋渔业的大开发。



打捞出来的海鱼太多,做罐头连十分之一都消耗不了,剩下的就做成了咸鱼。



咸鱼即是肉又是盐价格还便宜,在大唐非常的畅销,甚至已经加入了军粮行列。



说大唐处处都有咸鱼有点夸张,但要说大部分地方都有咸鱼,是一点虚假成分都没有的。



靠着卖咸鱼,着实为长孙无垢来带了数不尽的钱财。



关键是还收获了好名声。



作为京城的长安,对咸鱼自然更加熟悉,几乎每天都有几十艘运送咸鱼的船队到达。



果不其然,等他们的船晃晃悠悠的进入长安城,在西市渡口那边见到了正在卸货的船队。



那个味儿大的,陈景恪捂着鼻子都差点被熏晕过去。



但是装卸工人和守候在码头上的商人、百姓却一点都不嫌弃,很多人甚至还伸着脖子闻味道纯不纯。



对于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来说,肉实在太奢侈了。一年都不见肉腥味,可不是夸张的说法。



咸鱼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在改善生活了,哪会嫌臭。



一箱箱咸鱼被从船上卸下来,还没到岸上就被守候的商人给取走了。



然后这些商人会把鱼卖给下面的批发商,再投入市场,流入百姓的手里。



期间难免会经过一次次加价,可每天几十艘船的供货量,价格也高不到哪去。



……



时间流逝,很快又是一年春节。



今年大唐算不上风调雨顺,上半年的大旱导致夏粮大面积绝收。虽然秋粮大丰收,可少了半年的收成影响还是很大的。



放在往常,今年又是节俭的一年,不论是对民间还是对朝廷来说,都是如此。



但中南半岛的粮食,让大唐顺利渡过了难关。



玻璃、糖、盐等生意日进斗金,国库、内帑里的钱财堆积如山。



加上太子转危为安,分封正式开始,各项革新进展顺利……李世民决定要大庆。



提前两个月朝廷就开始为此做准备,各种各样的奢侈品被送往长安,各藩属国也早早的就派来了使节团朝贡。



大庆自然也要让百姓沾点喜庆,李世民下旨给所有三岁以下的幼童送一罐肉罐头,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有一条十斤左右的咸鱼。



这道政令名旨下达各地衙门,望月谈也连续两期在开篇进行了报道。



一方面是给皇帝面子,另一方面是广而告之减少官吏贪污的机会。



此举自然赢得了朝野一致称赞。



十二月二十八日,李孝恭、刘仁轨的舰队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长安城下,太子李承乾率百官亲迎。



百姓们也都很捧场的夹道欢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见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见月明并收藏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