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和陈景恪之间的对话,很快就变成情报出现在李世民面前。



对于陈景恪的口出狂言,他虽然嘴上不停的嘀咕放肆大胆,实际上并没有真的生气。



反而对长孙无垢说道:“观音婢,你找了个好说客啊。”



长孙无垢笑道:“二郎您可别夸他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也就他和傻子一样敢说。还好您心胸广阔,换个人早就把他杀了。”



“哈哈, 你呀竟说我喜欢听的。”李世民很是得意,然后说道:



“青雀长这么大都没听过这样放肆的话,估计被气的不轻。不过越是如此,这些话就越容易触动他的内心。”



长孙无垢深以为然的道:“是呀,我也没想到景恪会用这样的方法。但愿有用吧,我实在不愿见到他们兄弟阋于墙。”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一僵,道:“放心吧, 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然后就低头继续看情报, 以此来化解尴尬的氛围。



当看到‘士族也是以这样的理由鄙视皇族的’这句话时, 他心中的不愉快瞬间找到了发泄的对象,寒声道:



“士族豪强,我要把你们全部摧毁。”



……



士族豪强手中有两大资本,一是典籍的解释权,二是土地和藏匿起来的人口。



李世民第一阶段的计划,就是抢夺人口。



虽然很多人都吐槽杨坚和杨广父子俩,但有一件事情他们做的比李氏父子要强的多。



从杨坚开始就把士族豪强给摁的死死的,就连关陇勋贵的权力也被大大的约束。



就以人口而论,杨坚成功的把大多数人口,从士族权贵手里抢了回来并分配土地,那才是真正的全民均田制。



百姓有了地,自然不愿意给地主当佃户,以至于士族权贵们空有土地却没有人耕种。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身为国公之子, 小时候要亲自下地干活的原因。朝廷把百姓都抢走了,他不干活家里的地就只能荒着。



杨广前期其实一切都挺好的,只可惜到了中后期就开始失控, 最终导致天下大乱。



士族豪强、关陇勋贵们趁着这几十年时间, 重新把一部分百姓藏匿了起来。



李渊没当几年太平皇帝就成了太上皇, 就不说他了。



李世民登基后吸取了杨广的教训,对待关陇勋贵采用了安抚手段。但纠枉过正,过分的小心也让朝廷失去了清查人口的能力。



他也只能用倡议的方法,号召大家释放奴隶。有时候朝廷财政富裕了,还会花钱赎买一部分释放。



从这方面来说,他这個皇帝当的属实憋屈。



只能说,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生活在当下都拥有时代局限性。



这些东西还是陈景恪穿越后,根据前世的历史资料结合当下的一些情况得出的结论。



但陈景恪的出现给了他跳出时代的机会,分封让他彻底降服了关陇勋贵,接着就是对士族出手。



李世民是个果断的人,既然下定了决心就不会留手。



在十几位大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见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见月明并收藏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