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才可以参加州试,考中为举人,可以直接当吏员以及七品以下的小官。



举人有资格参加京考,考中者为会元。会员参加殿试, 原则上所有人都会有名次。



前三名为一榜进士, 二榜前十也是进士;二榜第十一到第一百名为同进士;剩余为三榜赐进士出身。



前十三名进士可以直接进入弘文馆为官,同进士和赐进士则任命为地方官。



“书院使用的教材,为朝廷编撰的九经、算经、唐律,孙真人注释的《道德经》《南华经》等书籍……它们也将会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



众人都忍不住感到心惊,皇帝这是要彻底和士族豪强撕破脸皮了。



士族最大的资本是什么?垄断了学问的注释权。



学政体系使用国家注释版的经典,完全抛开了士族。科举考试也以国家注释版为准,就是逼迫士族主动放弃家族学问。



抱着家族学问不愿意放弃?那皇帝只会更高兴,用不了多久士族将会被彻底赶出官僚体系。



而且一旦士族掌握的学问没有办法做官,还有谁愿意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呢?



这可以说是直接把刀架在了士族脖子上。



其实类似的事情当年已经有人做过了,那就是汉武帝。



事实上汉武帝并没有直接喊出独尊儒术的口号,也没有公开打击过百家中的任何一家。



他只是在实际行动中,优先提拔任命儒家出身的读书人,然后墨家、阴阳家、名家等百家弟子纷纷改学儒家。



这些学派后继无人一代不如一代,自然而然的就消亡了。



这些学派也抗争过,可用人权力掌握在皇帝手里,他们毫无办法。



造反?兵权掌握在皇帝手里,造反一个试试。



眼下士族面临的情况,和当初百家面临的情况何其相似。



这一连串的计划实在是太完善了,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场众人心中也不得不佩服,这位皇帝真的是谋定而后动啊。



然后就是无奈,看来这次是必须要和士族豪强对上了。



会议结束,众人都心事重重的离开,只有长孙无忌留了下来。



看着疲惫的李世民,长孙无忌关心的道:“圣人,您没事吧?”



李世民靠在椅子上,道:“无碍,只是有些心累……你说这些人会不会帮我们对付士族豪强?”



长孙无忌毫不犹豫的道:“肯定会的,真正的封国没有人能拒绝的了。”



李世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笑道:“真的没有人能拒绝吗?”



长孙无忌马上就猜到了他的意思,苦笑道:“是我狭隘了,忘了天下还有景恪这样的人。”



李世民叹道:“我又何尝不是呢,对景恪掌握的知识了解的越多,我就越难以心安。”



“若非观音婢从中调解,恐怕我早就忍不住要对他下手了。但若真是对他动手,损失将无法估量。”



长孙无忌附和道:“用景恪自己的话说,未知的才是最危险最让人恐惧的。陈氏一族实在太强大太神秘,换成谁都会怀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见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见月明并收藏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