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紫霄观的斋醮仪式,是陈景恪参考了古往今来诸多宗教的礼仪改造而成的,且已经正式推广天下。



但此时自然也要考虑盟友的感受, 对部分地方进行了修改完善。



主要修改的是伦理道德和丧葬方面。



伦理道德方面多借用了儒家的忠孝仁义等思想, 强调忠孝为先。



丧葬方面则提倡简葬节葬。



金银财宝等等都是人间的财富, 是用来造福人间的, 试图把它们带到阴间会折损阴德。



陪葬的财宝越多折损的阴德就越多,很可能会因此变成负的阴德到地府后遭受折磨。转世的时候投入贫寒之家,甚至投生成畜生。



不过这里肯定了烧纸钱的做法,算是给大家一个寄托哀思的途径。



殉葬也被重点提起,虽然殉葬制度已经废除,但私下用人陪葬的事情时有发生。



作为穿越者陈景恪很清楚一个道理,好言相劝往往会被当成耳旁风,有时候恶语诅咒反而效果良好。



比如此地不准倒垃圾,然后垃圾照倒不误。如果把标语改成,倒垃圾就要如何如何之类的恶毒诅咒,马上就干净了。



人殉这种事情也同样如此,劝说效果并不明显,还是直接上诅咒吧。



新斋醮仪式里直接写明,用人殉是罪大恶极,必定下十八层地狱,且会祸及子孙。



不知道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就算因此少一个人受害,都算是功德无量。



期间众人也抽空去了解了一下新医学,然后他们就彻底接受了修改丹经的事情,同时也被孙思邈所折服。



这真的是重新挖了地基,修建了一座新的医学殿堂。



孙思邈嘴上没说啥,心中其实很是惭愧,徒弟的功劳被他领了。



不过他倒是没有为了自己的骄傲就主动澄清的想法,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陈景恪,再说就算说出去也没人会相信。



真要觉得不好意思,就好好照顾这个傻徒弟,等将来自己老了把一切都传给他。



孙思邈为什么心甘情愿的让陈景恪继承他的宗祧?要知道他是有儿子的。



虽然他儿子沉迷修道至今未娶,可真要想找人继承香火,首先也是逼迫儿子娶妻生子,而不是找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徒弟来继承。



难道仅仅是因为欣赏?这是不可能的。



收徒的道士多了去了,为什么别人不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陈景恪把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声望毫无芥蒂的给了他。将心比心,他也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给陈景恪。



说白了还是相互付出,相互成全。



新丹经的事情就此定下,众人又商量了如何推广的问题。



这时候印书坊恰好传来消息,字块铸造提前完成,请陈景恪去验收。



陈景恪心中一动,马上就邀请众人去了外院。



当看到库房里那密密麻麻的二十万字块时,众人无不为之感到震惊。



知道这些字块的用法之后,又不禁再次为陈景恪的奇思妙想感到敬佩。



陈景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见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见月明并收藏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