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是】



【乙:否】



这一条就简单多了,大部分玩家都选了是。



毕竟是天可汗嘛,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梁朝兵锋所指,大量的周边民族也会协同作战,甚至比梁军还要作战更加英勇。



甚至有些小国的国王,宁可不要国王之位,也要为梁朝效力,把这份荣耀看得比国王之位还要更重。



这也是一件相当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此次出征,府兵、募兵的比例如何分配?】



【甲:府兵七成,募兵三成】



【乙:府兵五成,募兵五成】



【丙:府兵三成,募兵七成】



这个问题又把不少玩家给难住了,最大的迷惑项当然是甲。



大部分玩家都知道,梁初是以府兵制为主的,后来过了很多年之后,由于土地兼并问题,府兵制渐渐难以支持,才逐渐转向募兵制。



所以大多数人都以为此时还是府兵占多数。



楚歌解释道:“乙!



“虽然梁初是以府兵制为主,但这次却进行了大规模的募兵,募兵规模应该到不了七成,但绝对到了五成。



“太宗皇帝一方面是出于自愿原则,尽量避免拉壮丁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是保护民力,尽量不影响各地正常的生产生活。



“但府兵也还是要占据重要地位的,毕竟府兵此时的战斗力更高。”



如果是纯府兵的话,基本上是平均抽调,缺乏弹性。而募兵则可以保证各地的生产活动都正常进行。



【是否取消沿途各地的接驾?】



【甲:是】



【乙:否】



【此次出征,让谁负责运粮?】



【甲:韦挺】



【乙:李道裕】



很快,玩家们全都答完了,这两个问题也不难,答桉都是乙。



其实这些征讨高句丽的前期准备工作查一查史料都有,但并不是每个玩家都知道。



从这些问题就能看出来,这次梁太宗征讨高句丽,其实对国力没什么太大的影响,而且是准备十分充分,所以才得到了当时百姓的踊跃支持。



想当初前朝皇帝征讨高句丽的时候,百姓的反应是:无向辽东浪死歌。



压根不想去打仗,而且有的地方干脆揭竿而起。



而梁太宗征讨高句丽的时候,百姓的反应是:争先恐后要从军。



史料记载,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



也就是说,招募十个人,就有一百个人报名;招募一百个人,就有一千个人报名。



官府最后不得已,只能优中选优,而那些落选的,只能郁闷地叹气。



甚至还有很多人压根不管招募的命令,直接组成私军前来投效,主动申请上战场。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



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跟着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青衫取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衫取醉并收藏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