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颉利可汗虽然很高兴,但也没有完全相信赵德言所说的。



他还是更希望赵德言能够在制度建设上,为突厥人发光发热。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从长安传来,颉利可汗也不由得对于梁朝内部紧张激烈的政治局势越发关心起来。



此时,梁朝的朝堂明显已经分成了两派。



其中的一派,是梁高祖和太子。这两人在梁朝征战天下的过程中都没有出什么大力,充其量只是坐镇后方、督运粮草而已。



但偏偏梁朝统一之后,他们却是地位最高的两人。



而另一派,则是齐王和卫王。



虽然卫王的年纪更长,也立下了赫赫军功,但总的来说,他主要的才能还是在阵前肉搏,并没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能,自然也不适合做皇帝。



而齐王虽然年纪轻轻,在军事上却才华横溢,每次领兵打仗他都是一把手,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而卫王可能是因为与齐王南征北战的原因,明显跟齐王走的更近。



这两人的结合,让许多武将牢牢地围绕在他们周围,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能够明显感觉到,两股势力的斗争已经逐渐趋于白热化。



而更要命的是,这些在打天下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们,也分成了两派站队。



其中,太子党以太子为首,平阳公主、魏徵、尉迟敬德辅左,梁高祖隐约站在后面拉偏架。



这很合理,因为在最初,平阳公主聚啸关中就是与太子互相配合,而魏徵投靠梁朝之后就立刻被授予太子冼马的官职,是太子手下的一号人物。



很多人甚至猜测,魏徵的这许多毒计,太子也都是知情的,甚至是参与了谋划的。



而由于受到平阳公主的影响,从刘武周、王世充那边投降过来的尉迟敬德,也站在了太子一边。



而齐王党则是以齐王、卫王为核心,征战长安时的阎立德、讨伐王世充、窦建德时发挥重要作用的程知节、秦叔宝辅左。



双方势均力敌,就像提前分配好的一样。



当然,除此之外整个梁朝还有很多优秀的文臣武将,但他们要么是选边站队,要么是保持中立。



这种局势,显然比历史上真实的玄武门之变还要更加凶险。



政变,不怕单方面吊打,就怕菜鸡互啄。



因为单方面吊打可以让政变很快结束,对国家的危害降到最低。像真实历史中秦王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如此。



但菜鸡互啄,却会让两股势力不断死掐,持续消耗一个国家的国力。



而现在太子党和齐王党,就有点菜鸡互啄的意思。



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到颉利可汗耳中,比如,太子今天又想设宴毒死齐王、齐王没去啊,又比如,齐王请太子去打猎,悄悄安排了一匹烈马想摔死太子,但太子没上当啊,之类的。



这些情报放在一起,就连长安城中的普通百姓都知道,要出大事了。



而颉利可汗自然是喜出望外,一边让赵德言改革制度、以更快的速度集中手中的权力,一边也厉兵秣马,准备南下大干一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青衫取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衫取醉并收藏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