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难分一兵、一卒以为增援。”



“报……”又有本地斥候拍马来见:“禀典史,清公司射来劝降文书。”



陈悼明秀气的眉毛拧作一团,缓声言道:“大厦将倾,我深感力有不逮。既然独木难支,那就双木成林。”



遂左手成拳,猛击右掌,看向身边一名随从:“你去,请典史杨应元出山,共保家园!至于劝降一事……”陈悼明伸手接过那薄薄的锦帛书信,几下便撕做了布条。



华土镇、砂石村。在一排木屋前,有个篱笆围成的院子。而院子里,有土狗悠闲匍匐,躲在窝的阴凉处吐舌纳凉。



母鸡领着小鸡崽儿摇摆乱逛。左右两片不大的菜园中间,是片不大的空地。这空地一头连着篱笆外的竹门,一边通向了主人的起居室。一把本地常见的藤椅上,躺了个着丝质道袍的人。ωww.五⑧①б0.℃ōΜ



此人以摊开的书本掩面,睡的正酣。忽忽然一鹤发童颜的妇人,手拎陶壶自屋内走出。虽年过半百,却依旧艳丽不可方物。“茶凉了,我再续些热水。”



听到声响,躺着的那人一掀线装书本,翻身而起。郎朗有声:“有劳娘子……”顺手接过了滚烫的沸水壶。



另一间屋内,有老妇开嗓提醒:“儿啊,少喝着些,快开饭了。”



“我省得。”答了一声,一双脚才落了地。那人一身道袍,却贴身合体,干净爽利。面容平和,皱纹深陷,颏下有须,头戴软帽;年过半百却有双咕噜噜乱转的眼。此人不是旁人,正是从时空跌落的老宅男。而那提水妇人,则是染了风霜的华夏薇妮。



“杨典史可曾在家?”一声高呼,杨小海方才发现篱笆外站俩人。



说来也怪,明明都看到自己了,怎么还问在不在家?古人就是这么爱面儿,没事儿净整这些虚的。杨小海眼珠一转,繁杂念头纷纷滑过心间。



一拢道袍那宽大的袖摆,满脸笑容的拱手回道:“不敢当不敢当,杨某已解甲归田,白丁之身。委实当不得典史老爷的称呼。”



自打从时空长河摔落,睁眼后便被如山的记忆击倒。和杨森的十八年相比,杨应元,这个半百老头记的事儿可就多了。



杨小海愣是躺了七天,方才堪堪消化掉五十载的岁月。这次穿越,薇妮仍是他妻。多了个陌生老娘,却没有李卫国这个熟悉的爹。除此之外,依旧无有子嗣。



来得两人,自是暨阳城内陈悼明派来的说客。陈典史自知于军事方面一窍不通,所以才想请赋闲在家的杨应元主持大局。



一番攀谈过后,杨应元坦然应邀,只身一人于八月初入城



。掌管佣兵指挥权,调动布局、指挥守城。期间,杨小海的意识不止一次的sayno!然并卵,他依旧是个3D秀看客,仅此而已。



在杨、陈两人的协调、指挥下,城乡共计二十余万军民,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每日都忙于修缮城池,筹备军粮、火器和弹药,静候清公司佣兵到来,好决一死战。



与杨森相比,杨应元的意志更坚挺,精神也更为强大。杨小海在人家脑海里只能龟缩一隅,连发表意见的权利都没有。



杨森好歹还能给口酒喝;这老家伙却早睡早起,多素少荤,杯中物一滴都不沾。如此清寡的生活让老宅男长吁短叹,真恨不得老家伙早点嗝屁才好。两次魂穿,他大抵也品出些味儿来。



虽然魂穿,但原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存活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蓝海炽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蓝海炽秋并收藏存活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