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高洁。每次征战,或身先士卒,勇猛顽强,无坚不摧;或亲自擂动战鼓,不知疲倦。不仅可为先锋,也可为行军将领率兵征讨。统率全军,抚慰将士,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临敌决策,没有失误。臣以为,诸将浴血沙场应论功记职,展现天恩以示荣宠。”
天子在许都得到曹操的奏表,缓缓扔在桌案上,此时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陛下,曹操又说什么了,让陛下如此生气?”
“曹操为他的部下请功而已。”
“哦,曹操这家伙对人性把握得死死的。曹操的那些将领,时间久的都跟曹操南征北战十年以上,曹操也应该给这些将领一些好处,好让这些将领继续替他卖命。”
“额,你说这些将领替谁卖命?”
“奴才说错话,陛下恕罪。奴才是说,这些将领好替陛下卖命。”
天子冷笑一声,缓缓说道:“天下动乱,朕还真离不开曹操。不过得到赏赐,如果安于享乐,那就不好了。你说对不对?”
“当然。陛下说的没错,猛虎如果不随时捕猎,那爪牙岂能锋利!”
天子微微笑了笑说道:“赏赐一定会给。不过领了赏就要继续做事,不要让曹操等人闲着,这天下还乱糟糟的呢,他曹操不是让这天下一统重回大汉辉煌时刻嘛。曹操年纪也不小了,朕依稀记得,曹操应该有五十了吧?”
“陛下真是体恤臣下,陛下没记错,奴才记得曹操是永寿元年出生的。”
“哟,那可不得了,都过五十了,年过半百,可以说半截身子都埋在黄土里了,那就更不能让曹操休息呀,他这身子骨一旦休息了,再上沙场,很容易折的,看看哪里需要曹操。”
“呵呵,陛下可真是体恤曹操呀。奴才明白,奴才听说泰山昌豨可有不臣之心呀。”
天子一脸嫌弃地说道:“不要听说,要实打实,你这奴才,我都教你这么多次,你怎么就是不懂呢?”
“奴才知错,陛下恕罪。昌豨绝对有反叛之心,陛下认为应该派谁去好一点呢?”
“泰山?我记得,这奏表中的于禁好像就是泰山人氏。对地形熟悉,让他去,朕的封赏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拿到手的。”
“明白!”
。。。。。。
“岂有此理,昌豨好大的胆子,当年官渡一战响应袁绍,孤没有责罚他,现在他居然又行背叛之举。”
曹操接到消息,昌豨在东海郡再次背叛曹操祸乱一方,曹操气得七窍生烟。段萍听到曹操的话语却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这官渡一战的时候是因为不知道袁绍曹操谁赢,这昌豨以正常人的思维,认为实力强大的一方会赢,所以响应袁绍。但是现在曹操已经成为天下实力最强的一人,这点毋庸置疑,而且这昌豨要背叛也应该是与高干同时,怎么现在才想到背叛,段萍只感觉自己的思维乱糟糟的,理不出头绪,而历史上对于昌豨背叛的事也写得十分简单,段萍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劝说曹操。
正当段萍思考其中不合理之处,这时一个士兵急忙跑到曹操面前双手拿着一封信件,大声说道:“启禀曹司空,朝廷六百里加急文书。”
曹操一脸不悦地说道:“咱们这位天子真会挑时候,拿上来。”
曹操看了看信件脸色一下变得难看,荀彧见状率先问道:“曹公,天子信中说了些什么?”
曹操
天子在许都得到曹操的奏表,缓缓扔在桌案上,此时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陛下,曹操又说什么了,让陛下如此生气?”
“曹操为他的部下请功而已。”
“哦,曹操这家伙对人性把握得死死的。曹操的那些将领,时间久的都跟曹操南征北战十年以上,曹操也应该给这些将领一些好处,好让这些将领继续替他卖命。”
“额,你说这些将领替谁卖命?”
“奴才说错话,陛下恕罪。奴才是说,这些将领好替陛下卖命。”
天子冷笑一声,缓缓说道:“天下动乱,朕还真离不开曹操。不过得到赏赐,如果安于享乐,那就不好了。你说对不对?”
“当然。陛下说的没错,猛虎如果不随时捕猎,那爪牙岂能锋利!”
天子微微笑了笑说道:“赏赐一定会给。不过领了赏就要继续做事,不要让曹操等人闲着,这天下还乱糟糟的呢,他曹操不是让这天下一统重回大汉辉煌时刻嘛。曹操年纪也不小了,朕依稀记得,曹操应该有五十了吧?”
“陛下真是体恤臣下,陛下没记错,奴才记得曹操是永寿元年出生的。”
“哟,那可不得了,都过五十了,年过半百,可以说半截身子都埋在黄土里了,那就更不能让曹操休息呀,他这身子骨一旦休息了,再上沙场,很容易折的,看看哪里需要曹操。”
“呵呵,陛下可真是体恤曹操呀。奴才明白,奴才听说泰山昌豨可有不臣之心呀。”
天子一脸嫌弃地说道:“不要听说,要实打实,你这奴才,我都教你这么多次,你怎么就是不懂呢?”
“奴才知错,陛下恕罪。昌豨绝对有反叛之心,陛下认为应该派谁去好一点呢?”
“泰山?我记得,这奏表中的于禁好像就是泰山人氏。对地形熟悉,让他去,朕的封赏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拿到手的。”
“明白!”
。。。。。。
“岂有此理,昌豨好大的胆子,当年官渡一战响应袁绍,孤没有责罚他,现在他居然又行背叛之举。”
曹操接到消息,昌豨在东海郡再次背叛曹操祸乱一方,曹操气得七窍生烟。段萍听到曹操的话语却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这官渡一战的时候是因为不知道袁绍曹操谁赢,这昌豨以正常人的思维,认为实力强大的一方会赢,所以响应袁绍。但是现在曹操已经成为天下实力最强的一人,这点毋庸置疑,而且这昌豨要背叛也应该是与高干同时,怎么现在才想到背叛,段萍只感觉自己的思维乱糟糟的,理不出头绪,而历史上对于昌豨背叛的事也写得十分简单,段萍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劝说曹操。
正当段萍思考其中不合理之处,这时一个士兵急忙跑到曹操面前双手拿着一封信件,大声说道:“启禀曹司空,朝廷六百里加急文书。”
曹操一脸不悦地说道:“咱们这位天子真会挑时候,拿上来。”
曹操看了看信件脸色一下变得难看,荀彧见状率先问道:“曹公,天子信中说了些什么?”
曹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