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天暂时放弃了关于【z-06】系列的研究。



正如图纸介绍的那样,单单只是引擎部分的制造,涉及到的科技工艺就异常复杂,这对于刚刚启动修复的空间站来说,有些不堪重负。



此时时间过去了16个小时,第一批矿石资源已经运送回空间站。



在空间站的冶炼区,四座修复成功的【电磁冶炼炉】正式投入使用。



巨大的电流通过传输线路被输入到电磁熔炉中,电极电弧产生的高温再将母矿不断提纯冶炼。



只是这种最初级的冶炼炉效率并不算很高,按照勘采飞船每小时50微标准单位的速度,每座【电磁冶炼炉】每小时只能冶炼接近15微标单位的矿石。



即使四座【电磁冶炼炉】24小时不停炉的冶炼,产出的材料再进行加工也只能满足第四片区光板铺设的需求。



路天打开女娲制定的实时生产统计表。



限于机器人的配置,机器人修复一台【电磁冶炼炉】的时间,是4个小时。



这也就是说,整个空间站的修复进度会因为冶炼速度而拖慢4个小时。



但是继续扩大至整个产线,这4个小时的时间会被逐渐拉长,最后形成整个修复计划的延后。



他想了想,要根本解决问题,是要在不造成用电负荷的情况下,将效率提升上去。



他进入到科技研究板块,考虑了一会最后还是将【人工智能学】【基础冶炼】的等级都提升到了c级。



【c级人工智能学:机器人工作效率提升13,能源消耗降低13,装备【智能芯片】的机器处理量提升20,下一等级提升消耗科技点100点】



【c级基础冶炼:冶炼效率提升13,基础产出提升13,能源消耗降低13,下一级消耗科技点40点】



这种科技的提升效果很直观。



他在实时生产统计表里能看到,【电磁冶炼炉】冶炼效率提升到每小时21微标准单位,机器人修复的效率直接缩短至3小时16分。



虽然他身上只剩下11点科技点,但是无论是机器人还是【电磁冶炼炉】的效率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而且在满足第四片区光板的铺设需求后,多余的资源会直接投入到【智能大棚】的维修建造中。



他没有着急的使用科技改装板块再次提升机器人和冶炼炉的能力。



在第四片区光板铺设完成前,大幅度的增加机器人数量投入产线的生产,对于现有的能源系统来说是一种负担。



目前整个光电系统的用电负荷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



至少在第四片区光板铺设完成后,空间站的维修工作已经达到了满负荷。



而一旦第四片区【硅晶采光板lv3】铺设完成,整个空间站的能源系统将会有质的提升。



路天再次确定生产没有出现异常现象后,继续来到【农牧区】投入到农牧工艺的研发中。



时间就在路天不断微调修复计划和科技推进中度过。



时间来到第六天,平静的空间站终于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由齐松,莫秋,吕成原组成的团队,终于将【深空探测lv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星际文明:我有一座空间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山林的李子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林的李子树并收藏星际文明:我有一座空间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