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商民回家,平安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宴,全城欢聚,大庆三天。



但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粽子不够吃。



胥余最终放弃了制作粽子,而改成了饺子。他有些无奈,去年端午吃饺子,今年端午又吃饺子,以后这节日估计就得吃饺子了。



胥余从肃慎人那里运来了大量的梅花鹿。



广场中央,一头头焦香四溢,撒上了孜然,辣椒面的烤全鹿被抬到了回家的商人面前。香甜的玉米,美味的饺子都端了上来,欢迎归家的游子。



攸侯喜的十万人马,有一部分死在了途中,一部分在波利尼西亚群岛娶妻生子留在了当地,一部分在攻略美洲的时候死去,如今来到平安邑的,还有六万之众。



当然,这六万人里,还有几千是商民的家眷,是他们沿途娶妻生子,带过来的。



他们的到来,解决了胥余正在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那就是随着胥余治下的人口越来越多,商民变成了一个少数民族。



主体民族是少数,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为了维持统治,胥余必须要压制其他族裔上升的途径,以保持商族的权威,但这样的话,就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潜力。



如果放开权利,给与其他民族和商族同等的待遇,胥余又会失去核心支持,照样十分危险。



现在这六万人一加入,再加上原本的人口,以及同为华夏族裔的周人,胥余的核心人口一下突破七万。



这几年,他一直蹲在平安邑这一亩三分田里搞建设,并没有大势扩张,也是因为核心人口不足的原因。



而现在,就算将周边的朝鲜人,肃慎人,绳文人全都纳入麾下,也完全不是问题了。



关于这六万人的安排,胥余打算将其中的一万人调入朝鲜,参与织邑的建造。



两万人调入延边,延边现在百分之九十都是朝鲜人,虽然他们十分的拥护胥余,但这仍然十分危险,两万商民一进去,立刻就可以改变延边的人口结构。



商民会变成多数民族,由于他们是主体民族,地位比较超然,又可以吸引朝鲜族的少女嫁入,之后生的孩子,自然就是商族。假以时日,商族就会越发壮大。



派去织邑的一万人口,也是这个打算。根据胥余的估算,整个朝鲜半岛的人口加起来,也就三万左右。因为他们已经搜罗了大半个岛,现在延边的朝鲜人也没有突破一万五千。



康侯这次带着骑兵去半岛南部劫掠人口,除了不要的老弱病残,估计也就能搞回来万把人。胥余派一万商民去建设织邑,以万人统万人,完全没问题。



至于平安邑本土,胥余只打算留下五千人口,虽然这六万人也是商族,但他们毕竟是后来的,胥余必须防备着一些。万一他们搞个篡权夺位什么的,那就没得玩了。



所以平安邑本部留下的商族人口,不能超过原本的商族人口。而且攸侯喜本人,以及一些重要官员,都要住在平安邑。



当然,表面上来说,是让他们住在好的地方,共享富贵。这几天,攸侯喜等人享受着平安邑奢华的生活,也都十分满意。



剩下的两万五千人,胥余打算把他们派出去开荒。



想要经营东北,就不能局限于沿海一带,必须往内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殷商玄鸟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搂住油菜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搂住油菜花并收藏殷商玄鸟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