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页



皇太子朱高炽。



着皇太子朱高炽授旨之日,即刻克继大统,以延绵皇室香火,亦慰大明万民之望。”



由于时间紧迫,老爷子的传位旨意很简陋,由文官代表杨士琦、勋贵代表英国宫张辅,以及皇室代表朱瞻基见证,传位于太子朱高炽了。



这点倒是与原剧里不同,因为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在军中,为了保下朱瞻基,老爷子的旨意可是传位给汉王朱高煦。



不过汉王和赵王都被王宇当初就支走了,所以没有这一点小插曲,朱瞻基也就不用悄默默的联合杨士琦改圣旨。



杨士琦代老爷子用印之后,圣旨给老爷子看了一眼,便卷了收起来。



交代完后事,老爷子让朱瞻基出去收拢大军,留下了英国公张辅与杨士琦以及王宇。



老爷子突兀的朝着王宇招了招手,笑呵呵的开口。



“这次你是帮朕完成了夙愿,但是朕还有一个麻烦事得留给你。”



接着老爷子絮絮叨叨的开口。



“当初你随瞻基去鸡鸣寺,那老和尚给你摸了骨,还给了批语,朕当时就想杀了你,可是那老和尚给朕劝住了。”



王宇听着老爷子的话,心里倒是对那神神叨叨老和尚给自己的批语好奇了。



说实话,即使穿越了,王宇依旧都是无神论者,穿越的原因,还有可能是高级文明在实验缸中脑呢!



愚者随波逐流,智者坚定不移。



不过老爷子却没满足王宇的好奇心,反而是说起他不关心的孙若微。



“瞻基的那个靖难遗孤的太孙嫔孙若微,老和尚说她有半条皇帝命。



这老和尚跟了朕半辈子,所说之事,无不应验。



所以朕当着英国公和杨士琦的面,给你一道旨意,要是她想学武媚之流,霍乱朕的大明江山,你便起兵靖难,保扶我大明子孙。”



王宇倒是好奇那老和尚给自己批语是啥了,老爷子居然不惜给自己起兵靖难的旨意,让自己来牵制孙若微。



不过老爷子让杨士琦草拟完旨意之后,便没有再说话了,目光盯着帐外,眼神空洞,嘴角挂着微笑,像是看到了的什么,口中囔囔了两句。



“来了!来了~”



片刻,老爷子一动不动,这位统治大明22年的永乐大帝,死在了第五次北征草原的归途,带着凯旋的荣耀,嘴角带着微笑。



不知道是什么来了,他那个让他又敬又畏的老爹、慈爱的母亲、亦或者他的现在难以忘怀的徐皇后。



永乐二十二年,即公元1424年8月12日,朱棣病逝于北海。



与原剧或者原本的历史相比,老爷子没有带着遗憾病逝于榆木川,这次他没有什么遗憾,他是带着胜利的凯旋离开的。



细细数数这位永乐大帝,对大明的功劳。



一、迁都顺天,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二、改革吏制,设置内阁、东厂。



三、五次主动出击,亲征草原,剪除北方游牧民族对大明的潜在威胁。



四、经营边疆,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乌斯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五、修撰了旷世奇书《永乐大典》。



六、营建顺天紫禁城、长陵等建筑,清理大运河,疏通南北漕运。



七、派郑和六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八、开疆拓土,占领安南,设立交趾布政司。



九、设立东厂,压制文官集团的反扑。



然后不管这位永乐大帝多么出色,但他还是在榻前昂着不屈的头颅,慢慢失去了生气。



杨士琦探了探老爷子的鼻息,摇了摇头,一声哀叹。



“英国公、靖安侯,皇上驾崩了,我等应该遵照皇上的旨意秘不发丧,先联系派快马联系太子,然尽快南归榆木川大营。”



王宇将老爷子为制衡孙若微,而授予靖难的旨意藏入袖口,实则放到了随身空间之中。



这可是王宇以后随时代表大明正统的法理依据,要是哪天真被人打为大明反贼了。



随便找个老爷子的后代扶持,直接起兵靖难,也可以让天下人两不相帮。



“爷爷!爷爷!”



待朱瞻基整备好大军拔营之事,回到帐中的时候,英国公张辅、杨士琦,识趣的没有说起老爷子给了王宇一道靖难的圣旨,就为了针对朱瞻基的小老婆。



这就很离谱,你知道吧!



谁信呐!



待到朱瞻基哭的差不多了的时候,王宇锤了锤朱瞻基的肩膀示意,然后对着杨士琦躬身据手,十分礼貌。



“还请杨大人将太子的继位诏书拿出一观,北海天气湿寒,笔墨散了,这旨意到了人前,可就说不清了。”



杨士琦也是个人精,知道王宇的打算,想不到对方一个武夫,居然这么小心谨慎。



圣旨乃是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笔墨更是由御书局著名墨工制造,专门供皇帝使用的御墨,怎么可能因为湿寒天气就散墨了。



朱瞻基也领会了王宇的意思,起身也是一拜,而后手扶着腰间长刀。



“还请杨大人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影视:从咱们结婚吧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宅系阿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宅系阿川并收藏影视:从咱们结婚吧开始最新章节